最近有讀者在后臺問,“為什么朋友圈總有人沒完沒了地裝逼,開車要拍照,吃西餐要拍照,住旅店也要拍照,45度角仰望天空,配上矯情的文字,真是無聊。我和他們不一樣,我就從來不炫耀。”
我說不,你也炫耀了,你瞧不起朋友圈的裝逼犯,認為自己高他們一等,比他們優秀,這種優越感本身就是一種炫耀。
他一宿沒回復,上午再看,發現已取關,不知道是不是被我說到點子上,觸到痛處了。
炫耀是本能,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存在于基因里。草原上的羚羊,遠遠看見獅子,立即開始瘋狂彈跳,能跳多高跳多高,用炫技的方式向獅子展示自己腿部肌肉的強壯,讓對方知難而退,放棄捕獵。
人類同樣,通過炫耀展示強大,只是炫耀的內容替換為財物(房、車),品味(樂器、業余愛好),以及學識(書、電影)。
炫耀分人。酒店大廚處理食材,隨手拍龍蝦照片傳到朋友圈,這叫日常生活;沙縣小吃的常客來高檔餐廳嘗龍蝦,拍美顏照,故意把餐廳牌子和龍蝦露出來,這叫炫耀。而且是比較低端的一種。
炫耀分高低。低端炫耀通常與吃喝玩樂有關,姿勢太刻意,用力過猛,生怕別人看不到,矯揉造作的痕跡太明顯,易引起他人反感,百害無利。
高端炫耀不一樣,有些場合很必要。比如在面試時向HR夸大并適當炫耀工作成果,讓HR高看你一眼,以爭取更好的酬勞。掌握好程度即可,把10夸成15問題不大,別吹成1000就沒問題。絕對誠實的人,不懂適度包裝和炫耀的人,在職場要吃大虧。
再比如,你苦練英語,在眾人面前完成口語演講,掌聲雷動。接受贊揚時,你心里說老子真牛逼,這是我應得的。但你不說,你謙虛地表示,自己還有許多提高空間,有很多比我厲害的人,我要繼續努力。這也是種炫耀,高段位的炫耀,讓大家知道你不僅英語棒,人品更棒,會對你有好感。
炫耀,是希望讓別人認為我牛逼。但如果換來的是裝逼,是負面評價,那么這次炫耀一定是失敗的。
人分兩類,A類人的內心是空洞的,焦慮的,他們需要炫耀,讓別人為自己鼓掌,以此獲取自尊;B類人的內心是充實的,平靜的,他們喜歡自己為自己鼓掌,不必通過炫耀增強自我認同。
B類人的幸福體驗度顯然更高。相比追尋他人若即若離的認可,自我肯定更加隨叫隨到,更穩定,也更有安全感。要盡量去做B類人。
微信朋友圈與3年前完全不同,早已從熟人社交過度為泛社交場所。我建議大家分清哪些適合公開說,哪些該私下談。拉仇恨的事,少做。
在知乎上看到一段總結,很精辟:
分享是指:有好的東西,拿出來給你們看看,希望你們也能擁有。
炫耀是指:有好的東西,拿出來給你們看看,反正你們無法擁有。
裝逼是指:我沒好的東西,但我假裝有,而且希望你們都沒有。
多分享,少炫耀,別裝逼。
文章首發微信公眾號:靡音小丸子(id:lgn1027)混跡自媒體三年,一個最不愛雞湯,最不愛撕逼的能量寫作愛好者,對得起讀者,每一篇都是精心碼出的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