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幻想著一些事,但就是沒有行動。
行動力不足的原因還是自己的懶惰。
看了英文學習的方法之后,我就開始門頭被單詞,其實這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而已, 但我就是的覺得時間不夠用了, 在暗處給在自己營造了一種緊迫感,實在是杞人憂天。
時間對于我來說,是富足的,同事們都在羨慕我的空余時間之多。
對于我來說,時間多了就好像能利用的機會就多了,還不如等以后再去做某些事。
脫不花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一件事,在大致范圍劃好了之后,就開始去做,不能做過多的遐想,邊做邊處理出現的問題才是最好的方式。
否則,你永遠不會準備好去做一件新事。
現在的生活就好像迷失方向的鳥一般,找不到出路,還不斷地被自己設限。把自己困在一個牢籠里。
每天都是以坐牢的心態去上班:對于工作沒有任何期待了。
這也許就是無聊工作的結束期,不能給我帶來任何的前進動力。
我得好好思量一番,到底什么才能改善這一境地。
不知為何自己還是沒有壓迫感,沒能找到給自己動力的事物,當初的熱情開始慢慢地褪去,對于生活的激情已不再。
出路在何處呢?
為何做任何事都打不起精神來?目前的工作,給了你基本的生活補貼,但是成長空間有限,個人的長期慵懶,導致了新的事物出現時,還不能及時地接受。
環顧你的周圍,還有多少人依然做著你的工作,穩定的前提還是你能有機會來提升個人的價值。而這種環境給我的只有無盡的懶惰。
究其原因,還是我個人的能力沒得到展現。雖不說能有什么上天下地的本領,但自以為能斡旋一番 。
思索多日才發現,寫作是入門最低的事,你能說的就是給你的機會,把你的想法表達出來就是輸出,千萬別以為就是自己的文字放縱。
你為何沒有讀者?
文字內容不夠吸引人,與讀者達不成共鳴。
輸入的少了,輸出自然就寥寥無幾。
既然你有的是時間,何不把時間用來閱讀經典上,看看文字大家是怎么寫的,盡量學習,然后模仿,最后再創新。
你連文字都沒見過幾個,就想能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文章來,豈不是天方夜譚。
寫文字不是記流水賬,也不是隨性的抒發,你每篇的主旨得讓讀者看得懂,文字讀來有趣味才行。
不求你能字字珠璣,妙筆生花了,能把一件簡單的事描述清楚就是最大的進步。
刻意練習不是簡單地重復自己的錯誤,而是不斷地從小處改正缺點。
還有關鍵的一點,文字又不能是簡單的觀點堆砌,或是拾人牙慧,那樣的文字活得不長久。最終還是被時代所淘汰。
完美的淘汰之前,你要做的就是從基本開始練起:對于專題的寫作開始找到自己最擅長的,而非大談自己的空洞想法,對于實事的評論,避免一己之見的最好方式就是多查閱資料,給自己的論點一些必要的支撐 。
唯有這樣,你的寫作水平才能更近一步。否則的話,就算寫了一百天,文字還是像老太天的裹腳布一般,臭長得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