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z270n+7700k+r9 380黑蘋果10.13.4安裝個人總結
基本配置:
主板:技嘉Z270N GAMING 5
CPU:7700K
內存:英睿達ddr4 2400 8G
硬盤:pm961 256G
顯卡:AMD R9 380?藍寶石
無線網卡:BCM943602CS?蘋果原裝拆機網卡,支持藍牙4.1
注:由于我的主板是itx主板,所以無線網卡的話只有一個ngff接口可以使用,之前自帶的網卡是intel 8265,?藍牙可以用,但是無線就沒辦法了,所以換成蘋果的網卡,直接免驅,但是需要淘寶買一個轉接卡,就是下面這玩意:
這個轉接卡說是只能用于那種中間有孔固定的,但我買的蘋果網卡是下面這樣的,螺絲孔不是在中間的,所以我也就沒固定了,直接裝上去,也沒啥問題,我買的蘋果無線網卡是這個:
裝上去之后長度剛剛好。
然后自帶的天線只有兩根,所以我還去買了一個ipx4天線。
安裝基本基于以下教程進行:
https://www.tonymacx86.com/threads/success-bortonis-ga-z270-hd3-i7-7700k-radeon-rx560-nvme.238371/
介紹之前:
之前我使用的顯卡是技嘉gtx660oc 2g,因為我對顯卡沒什么需求,所以看著網上說這個卡在黑蘋果是免驅的,所以花了330在淘寶買的,結果回來裝上10.13之后發現會花屏,而且還挺嚴重的,查了一下發現是通病,但是在10.12.6之下是不會的,我還是想上10.13,然后現在蘋果普遍采用AMD的顯卡嘛,eGPU現在也是只支持AMD的,所以在10.13上對AMD的兼容性更好,然后我就入手了R9 380,其實我是想上rx5xx的,但是現在560都要1000多,性價比實在太低了,還是老卡算了,淘寶735入。
正式安裝介紹:
安裝
首先我們需要制作一個啟動盤,我是用UniBeast制作的,這里還需要一臺蘋果電腦或者是虛擬機,我是在虛擬機上的10.13做的。
在App Store上搜索macOS High Sierra,點擊下載,然后他會自動下載到應用程序文件夾。
要注意下載的文件大小,有幾次我下載的文件只有10多M,原因不知,虛擬機重裝才解決的。
在tonymacx86官網上下載UniBeast,對應High Sierra最新的版本是8.3.2(2018.05.08)。
https://www.tonymacx86.com/resources/unibeast-8-3-2.383/
下載需要先進行注冊,注冊一個賬號還是有必要的,對于黑蘋果來說tonymacx86這個網站簡直就是天堂,基本上所有問題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解決,大神很多。
當然,制作安裝盤你需要一個U盤,需要8G以上的,最好是16G。然后需要先對U盤進行格式化。對了,現在UniBeast只支持在英文環境下使用,所以在使用之前需要將系統的語言改成英語,這個在設置-語言和地區-首選語言中進行更改。
打開/Applications/Utilities/Disk Utility,首先你需要點擊左上角的顯示按鍵,選擇show all device,然后在左側的設備中選中你的U盤,注意要選中根,比如這樣:
然后點擊抹掉(Erase),為你的U盤起個名,這個隨便,Format和Scheme默認,分別是OS X Extended?(Journaled)和GUID Partion Map.?點擊Erase,?然后是Done.
打開之前下載的UniBeast,?點擊Continue,?Continue,?Continue,?Continue,?Agree,然后選中你的U盤,Continue,選擇High Sierra, Continue,?選擇UEFI Boot Mode, Continue,?然后就會進入大概10多分鐘的寫盤,時間有長有短,取決于你的U盤。
寫盤完成之后,在tonymacx86中是使用MultiBeast安裝驅動的,但是為了盡可能的不污染系統本身,我在安裝過程中把大部分的驅動都是放在了EFI里面,除了聲卡仿冒的AppleHDA放在EFI中無效只能放在s/l/e中,這個在后面還會介紹,所以還是會用到MultiBeast,?可以先下載下來放入你剛制作好的U盤中,現在你的U盤的名字應該是變成了
Install macOS High Sierra。
安裝階段
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對我們的主板BIOS進行一些修改。開機按delete鍵進入bios設置,設置如下:
1. Save & Exit →Load Optimized Defaults
2. M.I.T. → Advanced Memory Settings Extreme Memory Profile(X.M.P.) :Profile1
3. BIOS → Fast Boot :Disabled
4. BIOS → Windows 8/10 Features :Other OS
5. BIOS → LAN PXE Boot Option ROM :Disabled
6. BIOS → Storage Boot Option Control :UEFI
7. Peripherals → Initial Display Output :PCIe 1 Slot
8. Peripherals → Super IO Configuration → Serial Port :Disabled
9. Peripherals → Super IO Configuration → Parallel Port :Disabled
10. Peripherals → Network Stack Configuration → Network Stack :Disabled
11. Peripherals → USB Configuration → XHCI Hand-off :Enabled
12. Chipset → Integrated Graphics :Disabled
13. Chipset → IOAPIC 24-119 Entries :Disabled
14. Save & Exit
自動重啟之后按F12,?進入啟動項選擇頁,選擇U盤啟動,注意要選那個什么partition 1的U盤啟動項。
安裝過程我這里不詳述了,具體可以參考如下鏈接的操作:
安裝的部分在Step4,?我在安裝的時候選擇的是apfs格式進行的,也就是在抹盤的時候選擇了apfs。U盤安裝只是將系統復制到了你的硬盤里,完成之后會自動重啟,還是按F12選擇U盤啟動,進入clover之后選擇你之前選擇的安裝磁盤,像我的就是Hackintosh,這個是之前抹盤的時候自己命名的,然后進入到真正的安裝過程,期間可能會自動重啟一次,也可能不會,如果自動重啟了,還是選擇U盤啟動選擇Hackintosh繼續安裝,這里我就補貼圖了,安裝的時候沒有記錄哈哈。
安裝完成大概需要10多分鐘的樣子,有提示,安裝完成之后會重啟,還是一樣,需要U盤啟動,在clover選擇你的啟動磁盤,因為這時候磁盤上還沒有建立引導所以無法直接沖磁盤啟動。
接下來你就應該可以看到激動的蘋果啟動設置頁面了,需要設置一下地區,語言什么的,然后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填入你的Apple ID,?我是填進去了的,但是這個需要聯網,我是練了有線的,當然,蘋果的無線卡是免驅的,輸入密碼就行了。
進入系統之后接下來就是裝驅動啦。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clover configurator,?可以直接百度搜一下,我這里也給一下百度云的鏈接,現在的最新版好像是4.62.0.0
鏈接:clover configurator 4.62.0.0?密碼:0g9k
安裝之后打開,選擇Mount EFI,先選擇下面這個(Install macOS High Sierra),也就是安裝U盤的EFI,將EFI文件夾復制出來到桌面。
然后最好先unMount partition.然后就是掛在你系統磁盤的EFI了,就是那個EFI on EFI,點mount partition –> Open Partition打開文件夾,將之前復制出來的EFI文件夾中的兩個子文件夾復制到這里的EFI文件夾中,就是BOOT和CLOVER這兩個,如下:
這里是將U盤中的啟動文件直接復制到磁盤,其實也可以用MultiBeast來弄,但是用MultiBeast的話很多驅動是安裝到s/l/e或者是l/e文件夾的,這樣系統更新的時候會覆蓋掉就需要重新安裝了比較麻煩,還是全放EFI比較方便。
對于驅動我是這樣來弄得,首先是對照著MultiBeast上需要安裝的驅動,然后網上去找最新的下載下來放到EFI,需要改config.plist的手動修改就好了。
首先是FakeSMC.kext,?這個是黑蘋果啟動所必須的驅動文件,沒有他啟動不了,當然,這個在U盤的啟動盤里就是有的,所以復制過來之后就不用去另外下載了,你也可以去RehabMan的主頁上下載最新的版本。
https://bitbucket.org/RehabMan/os-x-fakesmc-kozlek/downloads/
為了在以后可以檢測CPU、GPU以及其他硬件層面的信息,我們還可以加入一些傳感器相關的kext.如下:
這樣我們可以使用HWSensor或者是iState軟件進行溫度頻率等信息的檢測,我使用的是istate:
在頂部的菜單欄中可以有詳細的顯示,非常好用。
顯卡
對于AMD來說,其實R9 380是免驅的,只是識別的時候會識別成R9 xxx,另外聽說還會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所以還是加上WhateverGreen.kext比較好,這個需要和Lilu.kext配套使用,最新的版本可以直接去GitHub上搜,下載對應Release版本。我這里用的也是目前的最新版,會在后面一起貼出下載鏈接。將這兩個kext文件放入CLOVER-kexts-Other文件夾中。此外在config.plist中還需要對RadeonDeInit這一項打鉤,config.plist用之前下載的clover configurator打開,這一項在Graphics中。
為了開啟集成顯卡,在Graphics中也要將Inject Intel打鉤,
同時,在kexts的other文件夾中放入IntelGraphicsFixup.kext。
USB
USB的驅動我只加了XHCI-200-series-injector.kext這一個,因為我的主板USB接口并不多,所以感覺不需要使用USBInjectAll.kext。目前來說我的USB2.0和3.0都是正常工作的。
做完以上工作之后,需要重新啟動一次,在重啟的時候按del鍵進入BIOS,修改一些東西來實現iGPU.
1. Chipset → Integrated Graphics :Enabled
2. Chipset → DVMT Pre-Allocated : 128M?
(這個選項如果沒有的話,在進行第一步之后先保存設置并退出,重新啟動再進入BIOS就可以看到了)。
3.?在BIOS中選擇你安裝macOS的磁盤為第一啟動項,記住是要帶有UEFI字樣的那一個哦。
接下來是聲卡的驅動。
這個我是用MultiBeast安裝的,比較方便,安裝下面這兩項:
Audio -> Realtek > ALC887/888b
Audio -> Realtek > 100 / 200 Series Audio
然后下載將下面這兩個文件放到EFI-CLOVER-kexts-Other文件夾中:
FakePCIID.kext
FakePCIID_Intel_HDMI_Audio.kext
可以在這里下載:
https://bitbucket.org/RehabMan/os-x-fake-pci-id/downloads/
我是把realtekALC.kext也拿出來放到EFI了,然后AppleHDA.kext做一個備份,在更新系統之后需要重新放回到s/l/e中替換,不然又會沒有聲音。
修改了s/l/e中的文件之后需要使用Kext Utility重建權限和緩存。
重啟之后在設置中查看時候有輸入輸出設備:
原生電源管理
這里可以參照以下的設置,我這里簡化以下流程,只寫出使用的關鍵步驟,其他的一些測試之類的步驟搞定之后也可以再去搞搞。
在這之前,我們需要用到Xcode,?在App Store中下載,下載速度還是很快的,5個多G的安裝包10多分鐘就下完了(是蘋果服務器屌,我這邊帶寬大概就是4M,校園網惹不起)。
先用clover configurator打開config.plist,在PluginType這里打個勾:
保存之后關掉clover configurator,?用Xcode打開config.plist文件,復制
config-audio_cloverHDMI+.plist.zip/ACPI/DSDT/Patches/Item 0/中的內容到
config.plist/ACPI/DSDT/Patches/.
保存之后退出,重啟,進入設置,查看節能選項:
有這5項就是加載出來了。
到這里基本就大功告成啦!
至于Imessage我沒有這個需求我就沒有去弄了,在tonymacx86上有一個傻瓜教程,如果小伙伴們想搞得話可以去看看,那個是不需要白蘋果三碼的,不過如果想簡單一點還是去蘋果直營店去搞一套三碼吧哈哈哈
最后附上我的EFI文件,有差不多配置的小伙伴可以試試哦
點這里下載:EFI?密碼:7u5n
另外聲音的話需要將system/library/extensions中的AppleHDA.kext替換一下:
修改后的AppleHDA.kext?密碼:ja57
目前已知的問題是睡眠喚醒之后會沒有聲音,需要先靜音然后在關閉才有聲音,不知道有沒有大神指導一下,還有就是喚醒之后進入解鎖界面之前會有1秒的花屏顯示,其他任何時候都正常。
暫時就是這個樣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