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老師說,中國人普遍還處于巨嬰階段,大家看到這個詞不要覺得太幼稚,其實還有很多國家還沒達到巨嬰階段呢。
巨嬰階段有什么特點呢?典型特征就是“共生、自戀,嚴重的還有偏執”。
這兩天也對自己進行了反思,發現自己也有一些巨嬰特質。
因為我渴望被關愛,渴望被認可,而且渴望別人主動來了解我的需求,尤其是在親密關系中。
我以為自己喜歡一個人獨處,但是發現時間稍微一長,沒人陪我,沒人關心我,我就會感到抑郁,無比低落,我還是喜歡熱鬧。
我對外人產生依賴,有時我害怕與整個世界失去聯系,經常不停地翻看手機,也很少一個人出去旅行,缺乏安全感,一個人出去玩覺得,這有什么好玩的,要有一個伴陪著。
在婚姻、家庭關系中,很多出了問題,其實就是出在了“陪”上,你為什么不陪我?我需要被關心、被照顧,你和我是共生的,你應該了解到我的需求,那你了解到我的需求,為什么不滿足我的需求?
愛情的痛苦程度,和內心的匱乏程度,成正比,很多家庭出了問題,其實就在于男人或女人是巨嬰模式,女人總希望丈夫扮演爸爸的角色,來疼自己,把自己捧在掌心里,主動關心、照顧自己。巨嬰很難跟自己相處,因為太無聊了,我們習慣了把情緒、希望都建立在他人之上。
這么一看,我就發現其實自己也是巨嬰。
因為我發現每次我心情糟糕的時候,基本都是我一個人長時間獨處,一開始還覺得挺享受,時間一久,我就開始覺得無聊、不快樂,而他竟然還不關心我,然后我就郁悶了。我不能理解他為什么不關心我,我們是愛人關系,他為什么不知道我需要關心。我覺得他應該主動關心我,而且應該知道我心情低落的原因就是他沒有主動關心我。
而事實上,他在忙自己的事情,他覺得很正常,他沒有干擾我,也沒有要求我做什么,更沒有哪里對不起我,怎么一回來我就大發脾氣了呢?他覺得我簡直是無理取鬧!
而且我發脾氣還不直說,因為我覺得既然你是我愛人,你怎么可能不知道我為什么發脾氣呢?就好比嬰兒,我和媽媽是一體的,媽媽就應該知道、尊重,并滿足我的所有需求。那愛人也是一樣,既然你是我愛人,你就應該主動關心我,愛我,就應該知道我為什么心情不好,并且主動來安撫我。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又不是我肚里的蛔蟲!然后我就更生氣,甚至離家出走,走在路上,我一方面很生氣,另外一方面又渴望他能主動來找我并和解。可惜他不是媽媽,也不是父親,他不會這樣做。再然后,自己越想越生氣,越生氣越覺得這個男人不愛自己。
這就是巨嬰的心理模式。
怎么樣才能改變呢?理解、接受、調整和練習。
作為成年人,應該學會獨處,能否獨處,核心不在于能否照顧衣食住行,而在于能否讓自己跟自己融洽地相處,不再焦慮,不再孤單,內心充滿安全感和充實感,即使沒人關注,仍然很快樂,因為我有我自己。
這是不簡單的。因為此時,你的情緒是由自己掌握,內心必須相當充實,不匱乏,不把喜怒哀樂建立在別人身上。
現在單身越來越多,這是時代進步的一大表現,說明他們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不用將就隨便拉個人陪著,他可以過好一個人的生活。
一個人能過好單身生活是很了不起的,很多人會感覺焦慮、沒有安全感,而有的人是可以在尋找等待過程中,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且過的有滋有味,很享受獨處的過程,能獨立完成很多事,包括自己陪自己,這是不容易的。
所以,現在我接受自己,并練習,練習和自己融洽相處,即使沒有陪伴,也能自己找到、創造快樂,而不是一味指望著別人來給予你快樂。練習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等著別人來了解我的需求。這樣,才能更友好、有效的溝通!
————
感謝閱讀,歡迎點擊加為朋友,公眾號:a13777357285.
梅:女,水瓶座,江西人在杭州,19年學生生涯,房地產行業。閑暇時用文字記錄生活、工作點滴,想努力成長,遇見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