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魔教總部開了一場盛大的頒獎禮,公布了三月份寫文明星榜,上榜七名高手,剛好對應北斗七星,熠熠生輝,最多的一位寫了10.7萬字,另有私密文章800多篇,作為一名小混混,頒獎禮現場只能默默說了句,為了能每天完成一篇日更文,已經出脫半條老命了。個中艱辛,一月堅持下來,頗為不易。
看到很多友友發布了三月份總結,回顧下自己的三月份,一月份總結關鍵詞是緣起,二月份總結關鍵詞是有溫度的修行,三月份關鍵詞,回顧來看,改變應該最為貼切。
2月25日書香專屬點評之后,點評過程和友友們的看法,一直在腦海里打轉,后續又參加了一次專屬點評,分析日更以來幾十篇文章類型,千篇一律都是議論文,說理文,心里老想著高大上寫散文,結果《穿越百年的燭光》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三不像,議論文、記敘文、散文都有一點影子,雜糅在一起,刻板無趣沒靈氣,讀了魏老師的文章,再回過頭來讀自己的文章,味同嚼蠟,毫無生氣。
幸好點評時,魏老師推薦了幾本書,介紹了讀書經驗,死纏著精典不放,不要貪多,一年熟讀兩三本即可。
改變從讀書開始,還是沒有徹底戒了貪多的毛病,一上來先花幾百塊錢,買了一堆書,三月份閱讀書目,朱光潛《讀寫指要》,葉嘉瑩《人間詞話七講》,王鼎均《作文七巧》,張大春《自在文章》,畢飛宇《小說課》五本讀完了,《小說課》讀了兩遍,《水滸傳.金圣嘆批評本》、《紅樓夢.脂硯齋批評本》只是讀了一兩回,《老舍談寫作》讀了半本,《莫泊桑短篇小說精選》挑選其中的《羊脂球》、《項鏈》反復讀了幾遍,嘗試著用畢飛宇老師解剖式理解,功力尚顯不夠,后續計劃讀福樓拜《小說面面觀》,學習怎么讀小說,比之前讀書比較,相對聚焦,有了目的性,三月份閱讀相當于是閱讀初步海選,初步選擇了精讀的書籍。
三月通過讀書,初步學習了如何欣賞作品,從別人的作品中吸取結構、邏輯、表現手法,《小說課》講得非常精彩,后續會專門寫一篇讀后感,在此不再贅述,收獲最大的,應該是沒讀完的《老舍談寫作》,這本書里,老舍先生談寫作交流對象往往是工人、學生,舉例樸實,語言淺顯易懂,初學寫作讀一下這本書應該會大有收獲,也是受此書和朱光潛先生《讀寫指要》影響,結合魏老師點評時的幾句話,逐步促進了寫文風格改變。
寫文改變,首先體現在書寫體裁變化,三月份文章中,生活煙火氣逐漸變多了,送嘉嘉上學、送嘉嘉看病、替同事取快遞、與同事中午吃雞、幫岳母買醫保.....等生活場景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自己筆下,寫文時不再那么空洞,簡單的描寫和記敘,很好地刺激自己多去觀察生活,相信會慢慢形成自己的素材庫。
三月份寫文最重要的改變,是第一次嘗試有意識的創作,結合回鄉見聞,融合了王爺爺、張爺爺等多位人物相關事跡,創作了自己第一個角色老吳,有文友說這種寫法不討巧,沒有人會去關心一個鄉村老人的內心變化,我自己想,還是要堅持去寫普通人,這些才是自己能接觸到的,太高大上的人物、或者時新熱點人物,自己接觸不到,單憑臆想,寫起來應該會很空洞,相信只有小作者,沒有小人物,再小的人物,用心去寫了,能夠反映一定的社會現實,或者具有傳播正能量的價值,都能夠被稱為成功。
大多數的寫作想來最重要的一條應該是塑造人物,特別是寫小說,所有故事,情節,描寫目的都是為了刻畫人物,一部著作只有把人物寫活了,這部著作才能成為經典,想我國的四大名著哪部里面不都是刻畫了很多人物角色嘛,機智的諸葛亮,狡詐的曹操,嬌柔的林黛玉,魯莽的李逵。
三月份寫文數量方面總結,字數較二月份有了大幅度提升,截止到31日,字數完成了50727字,剛好突破了五萬字,篇數剛好31篇。備用文方面,確實有些慚愧了,正如開篇所講,能夠完成一篇日更文,都差不多出脫半條老命了,備用文幾乎都是維持在1篇,也就是頭天晚上寫,第二天早上發布日更,應對群里面日益嚴苛的打卡時間,這一招現在看來還是非常有效。還是在刀尖上跳舞,驚險刺激的感覺有時候也確實不錯,自己很享受,以至于周末,即使有時間多寫一篇,也不寫了,把時間留給生活和讀書。
三月份總結大體就是這樣,改變,變得聚焦,變得有煙火氣。
四月份計劃,談不上什么計劃,繼續讀上述幾本書,每天寫日記一樣寫身邊的人和事,每周盡量參加書香主題征文活動吧,煙花三月碧空盡,人間四月芳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