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里,我挺喜歡劉震云,除去這個月他大熱的兩部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一句頂一萬句》不談,他早期的作品里那股樸實認真勁兒和簡單努力的態(tài)度最難得。
他說,“世界上有一條大河特別波濤洶涌,淹死了許多人,叫聰明?!?/p>
“真正的聰明是愚公移山,但很多人卻是抖了一輩子小機靈?!?/p>
最近被安利一部臺劇,叫《荼靡》。
撇去深層暗喻不談,對這個劇名最直觀的解釋就是Two Me。
兩個生活在不同時空的,做出了不同選擇的我的生活,會怎樣呢?
女主鄭如微拿到了去上海升職的工作機會卻因為男主父親突然車禍而猶豫不決,PlanA里,女主只身一人在上海打拼,曾經(jīng)被一遍遍念叨的“陪我吃晚餐”也漸漸變?yōu)榭照?,她遇到了人生?dǎo)師般的總經(jīng)理遇到了笑容明朗辦事利落的面店小哥,也在上海開了間餐館,燈火輝煌地好像所有人都在陪她吃晚餐,但最后,總經(jīng)理,面店小哥也都離他而去。
而在PlanB里,如微留在了臺灣,因為男主家庭壓力大她辭去了工作專心照顧公公,又因為懷孕而不得不繼續(xù)呆在家里直到變成家庭主婦,此時她和男主的感情也出現(xiàn)了危機。一退再退,直到退到了PlanC。
兩種時空的交叉中,最令人動容的,大概是PlanB里,女主輕聲問道:“親愛的PlanA 你好嗎?我錯了,對不對?“而在planA里,女主面對除夕夜空蕩蕩的房子開始懷戀起PlanB,想象如果此時在臺灣,會不會是一家人團聚吃年夜飯的場景。
姑娘們大都喜歡planA,在被教育經(jīng)濟獨立的現(xiàn)代,似乎怎么看,planB中為所愛蹉跎一生都不是個好選擇??墒?,沒了決心勇氣和支持,似乎更多的姑娘在現(xiàn)實中會選擇PlanB。
而兩個方案里,最讓人不甘心的,都是另一個方案未知的臆想的幸福。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人生海海,不確定的那么多,走在岔路口,你想要邁出卻又收回腳步,害怕承擔(dān)任何選擇的時候。
選擇恐懼癥大概因此而來。
我們害怕承擔(dān)一個選擇錯誤的后果也對于另一個未選項有著無盡的不甘和后悔。
其實往往,其下的選擇,并不是徹底的改變你的人生方向,而是我們,夸大了選擇的影響,自欺欺人地過度利用選擇蒙蔽了生活中本身出現(xiàn)的不想面對的問題。
想起我高考前,拿到了南京大學(xué)和上海交通大學(xué)的自招資格,而代價是必須犧牲高三的寒假的復(fù)習(xí)時間全力準(zhǔn)備自招。經(jīng)過猶豫和掙扎最終還是選擇了參加自招。在把高考資料搬到墻角的那一刻,我就意識到,這一個選擇并不是必然帶來我高考的失敗,這個寒假需要彌補的知識我依舊可以利用以后的時間補起來。所以,認真走好面前的這條小徑才是更明智的選擇。
選擇了,那就認真又努力的走下去吧。人生中沒有什么白費功夫的事情,就算看起來崎嶇的小路,我也想認認真真的把它走完,就算是得不到別人的表揚,我也想認真的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做完。
劇里說,好想好想,在知道答案后再做出選擇,可是我們,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倉惶地寫下那唯一的答案。
那我們,可以不可以不要倉皇,要坦蕩, 要酣暢淋漓地享受每個選擇?
【如果喜歡,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