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一家私企工作十五年,現在突然決定要回家創業。問,答說工作收入慢,生活壓力太大,工資基本無法保證一家人的溫飽。于是,決定放手一搏,將資金和精力投入小吃店,創業。
朋友說的頭頭是道,我也聽的熱血沸騰,本打算勸他繼續工作,后來覺得,除了不信任他這個人的吃苦耐勞的能力,還是蠻贊同這種創業的想法。三十歲的時候,我們都不太想光說說就算了,畢竟留給自己實現夢想的時間已經過了很多年,再不努力一把,是不是真的這輩子就這樣了。
可是,創業,真的就能挽救生活么?
不置可否。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說穩定的工作不會耽誤一個人,而是不求進取的心態,是毀掉一個人的最根本原因。我想說,心態很重要,更重要的就是選擇方向并持之以恒。朋友有學設計的,上學加工作小十二年,現在不單公司和專業領悟獲得認可,而且,可以自己開設自己的設計培訓事業。副業收入遠超主業,雖然主業收入已經遠超民均收入水平。令人佩服,讓人羨慕。反顧自己,不但沒有堅持專業方向,反而不斷變換工作內容,不專不精,一直耽誤到現在,再想自己有什么一技之長的時候,徒留懊悔。
是不努力還是沒有進取心?或許更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堅持吧。堅持下來,可能會死掉,但不堅持,死掉的更快。所以,看到同齡人堅持這么多年后毅然決然的要放手一搏,熱血之后,更多的是擔憂。
時勢造英雄,任何行業,都有賺錢的賠錢的一方。我們要想的,不應該是換一份工作的事情,而是換一個機會,能不能堅持下來,找到機會,咸魚翻身。
有時候,越努力,對投入就越計較,反而越希望能快速獲得收益。一旦期望落空,現實和理想差距較大,心理反差越大,失落感和無力感越大。或者繼續堅持,或者放棄。堅持不一定能達成目標,不堅持也不一定會一事無成。
世界就是這么巧。
堅持和放棄,本來也是相對而言。
對于我,對于大多數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會做什么的人而言,選定自己的興趣點,堅持下來,不斷學習,不斷提升專業能力,不斷增大個人影響力,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任何時候,不能放棄。降低期望,保持努力,踏實的學習和工作,保持進步的狀態,充實的生活,良好的心態,過好每一天才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應該堅持的事情。
努力,是一種常態。堅持,也是一種常態。如長跑比賽,一時的領先不算勝利。堅持,直到終點,才是最后的贏家。縱使不是第一名,又如何。跑完全程,我們就是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