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幾天花了一塊錢看了王思聰王校長在微博上回答的一個提問。
這個問題是這樣問的,說“您認為目前熱點城市的房價是否高的離譜?如何看待年輕人花光父母積蓄貸款買房現象? ”
王校長這個人說話總是有點……喜歡蓋棺定論,這一點關注他的人應該都能感受得到,王校長回答這個問題時依舊符合他的風格。
首先他定義了熱點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及各個省會城市,他表示自己并不了解所有熱點城市的房價,但他敢說他居住的上海確實高的離譜。他分析房價高的原因也是很有見地,說上海不再是上海人的上海,甚至都不是中國人的上海,而是全世界人的上海,所以房價高理所應當。但其中還有一個問題在于中國人買房的原因在于結婚,如果婚房是租的,感覺總是有點不太對,但這一現象在他看來十分不理性。
再一個王校長表示選擇租房還是買房應該看城市的租售比,這個合理范圍是1:200,而上海是1:605,所以租房才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最后王校長得出了結論,花光父母的錢貸款買房,就算不講道德上的問題,從經濟的角度看這都是一個愚蠢的作為……
其實王校長分析的沒啥錯,理論上講一個城市的租售比這個系數太低,是有點不太正常。而且一個商品的價格反應的是市場對這個商品的需求程度,王校長明顯也懂這個道理。但王校長確實威武霸氣,講結論的時候就敢如此這般得不留余地。
二、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也有人問,“如何看待有些一線城市年輕人為結婚而買房,以致耗盡雙方父母積蓄的現象?”其中有一個叫做許蔣氏的答主提到了很多現象,跟我自己的經驗非常符合。
我看過許蔣氏的很多答案,得知她是一位家境超好的上海本土妹子,結婚之后由于某些原因就不上班了,愉快地做起了包租婆。正如她在答案中描述的,在上海市區,住房實際上是供不應求的,其現象表現為只有房東挑房客,沒有房客挑房東。我自己租房子的時候就經常因為我是個單身男性而被拒絕,但我要上班,我想要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一點,又不想住的太遠,還希望自己回家有自己的時間,怎么辦?我只能出高價租房。如果我看中的房子不直接簽合同,出去抽根煙的工夫可能就已經租給別人了。說上海空房率高房源不緊張的,只能說這些人壓根沒租過房。
租房的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住房需求。如果正常的情況如王校長所說是1:200,那這一套房子多出來的405倍于租房價格的錢,到底買了什么才是關鍵。
年輕人花光父母積蓄貸款買房到底除了房子之外還買了什么,買到的這些東西到底值不值得這個錢。如果不值得,那王校長講得對,人們確實是愚蠢。
但是!中國的房子由于各種各樣的政策,導致一個房子承載了特別多的功能,可以滿足的不僅僅只有居住這一項需求。房子不僅能夠滿足戶口的需求,學區的需求,憧憬未來生活品質的需求,炫耀的需求。而且以我的角度看,還有更重要的擇偶需求。
三、
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絕大多數是男追女的。漂亮的小姑娘根本不愁沒有男人追,但反過來漂亮的小伙子就不一定了。這其實是男權社會向平權社會轉變時帶來的一個問題,而且越平權這個現象將會越嚴重。
如果真的完全處于男權社會,女性就會被當做是一個物品。比較極端的情況可以參照印度,一個印度女性到了24歲就會被認作是老女人,超過適婚年齡而嫁不出去的,就會被逐出婚姻市場。而且由于印度女性沒什么權利,離了男人不太好生存下去,所以印度女性為了嫁出去甚至要貼錢。相比較中國過去的情況,男人娶女人也不是個什么太花錢的事情,這個邏輯十分簡單,很容易想通。有好事者專門研究過一個清朝普通家庭的結婚聘禮清單,折合現在人民幣,差不多只有大約一萬四千塊錢,不過是個流程是個形式而已。
但是平權社會就不一樣了,因為這里面的邏輯產生了這樣一個變化,女性脫離了男性完全可以獲得很好的生活。
一個女神之所以是女神,她往往不只是一個人的女神,而是一堆人的女神。如果女神靠自己一個人就可以過得很好,那么那些拖后腿的男生一概可以排除在她的選擇之外。女神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稀缺,其他男生就得靠各種方式競爭。而且男生們的競爭對象不僅只有其他男生,還要與女神當前的生活品質競爭。如果你跟女神在一起會拉低她的生活品質,她還愿意跟你跟你在一起……那就只能說明她的腦子讓驢蹬了真的愛上你了,好好珍惜吧。
當然男神也是一樣,女生們為了跟男神在一起也要競爭。但女生在競爭男神的時候,提升長相、身材、風度、學識才是更高效的方式,即使不能得到男神的垂青,也能引來一堆備胎從而增加自己的替代方案。所以才有現在的女生爭相整容,爭相變得“知書達理”。
但男生競爭女生的方式有哪些?除了長相,身材,風度,學識這些超級飄忽不定的東西之外,只有一樣特別實在的玩意兒,那就是經濟實力。即使我長得丑沒文化沒風度,但只要我有錢,就算不能得到女神的垂青,也能得到各種“妖艷賤貨”從而增加自己的替代方案。經濟實力靠啥體現?你有房么?你有車么?
所以405倍于房租價格的錢到底買的是什么?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買擇偶權。還真別覺得這價錢太高了,有多少人愿意為了女神去死呢,女神該不搭理的還是不會搭理。
肯定會有一些女生說,我靠!我最討厭那些拿著房產證相親的人了。嗯,沒錯,這種人是最討厭了。但在你選擇拒絕他之后,沒過多久他就能找到那個喜歡房產證的人,然后悄悄結婚。結果你還在嫌棄這個嫌棄那個,始終嫁不出去。想挑人?那就只能付出不挑錢的代價。
也有些男生說了,我不愿意選擇一線城市呀,我就愿意選擇一個我喜歡的人在一個四五六線城市安安穩穩地過好一生。可以呀,而且你的這個選擇已經影響到了房價。如果人人都選擇一線城市,那房價只可能繼續往上飆,不僅房價飆,房租也得飆。價格反應的是市場的需求情況,而你的選擇又沒有增加需求,那國家必須感謝你為控制一線城市的房價做出了卓越貢獻。
平權社會好么?好。女性不再受到欺壓,世界變得高效,而且生活也因為這些可愛的妹子變得更有意思了。但是平權社會有平權社會的活法,不去了解情況一天瞎想,只能叫作活在夢里。
王思聰本就是男神,他當然會覺得花那么多錢去買一個擇偶權太愚蠢了,況且他還是不婚主義。但人跟人的需求本來就是不同的,有些人還為了解決一下生理問題而付出坐牢的代價呢。
四、
目前熱點城市的房價是否高的離譜?如何看待年輕人花光父母積蓄貸款買房現象?
王思聰說得對,熱點城市的房價確實高的離譜。但是這并不能說買房子的人就是愚蠢的,只能說明房子承載的需求太多,這些需求使得現在的房子不僅僅只有居住這個功能了。
而且高房價同時也說明了,房子承載的其他功能在目前來說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替代方案。要知道一旦這世上有了什么特別好的替代方案可以解決戶口問題,學區問題,憧憬未來生活品質的問題,炫耀問題,還有最重要的擇偶問題,或者這些需求被一些社會政策或者文化現象轉變成其他需求了,那么房價嘩啦一下子就跌下來了,一瀉千里,止都止不住,家里有房的都想跳樓。
如何看待年輕人選擇花光父母積蓄買房?在我看來這只能說明現在國內的生活變好了變穩定了。年輕人生活變好了,老年人的生活也變好了。除了這個什么都說明不了。
或許是老年人的退休工資穩定有保障,或許是老年人格外相信醫保的力量,或許是這家人對年輕人的未來格外有信心。總之,一家人愿意選擇花光積蓄買房,只能說明他們對未來的判斷是樂觀的,只能說明他們相信他們家在未來是能夠跌跌撞撞地過下去的。
然而至于他們的對樂觀未來的判斷到底準不準確……那就得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