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早上的和母親一起去了盲人按摩的地方,一進門就看到兩個師傅在幫客人按摩,只見一個年輕的四十多歲的男人,兩眼緊閉,很認真的在幫客人活絡筋骨,看起來手法很專業;還有一個年邁的老者,只見他頭發花白,雙眼微睜,眼珠發白,像蒙了一層霧。他的身材很削瘦,行動卻非常靈敏。
我一進門就問:“師傅,什么時候可以輪到我們?”老者回答:“這個早上安排不了叻,昨天不是讓你七點多過來嗎?你怎么沒過來?”我回答:“那時候您打給我,我只是說看看一會能不能安排時間過來,如果可以我會提前給您打電話。后來家里忙,我沒時間過來,就沒給您打電話了。”
前幾天在樓梯上摔了一跤,踩空了幾腳,摔了以后馬上去醫院拍X光確認骨頭有沒有事,拍片的結果是骨頭沒有損傷,不幸中的大幸,照例開了點藥回來吃,沒想到第二天整個右膝蓋都淤青了。經母親的熟人介紹,來到一家盲人按摩,那天按了一次感覺還可以,就辦了會員卡,打算把膝蓋的傷調理好,結果卻是從按摩后的第二天開始,連續幾天都預約不上。
我的母親問:“師傅,您看您能幫忙安排下嗎?這帶孩子的確時間上是比較緊張的。”老者慢悠悠的說:“那安排不了叻。你看我安排了時間出來給你,你又不來,其他客人都是我安排了時間就過來了。你這樣我很為難的。”我聽了很郁悶,就說:“您看您按得的確不錯,技術過關,我這不才拉著我母親也一起來。您看我們離這里比較遠,時間上也的確是安排不過來,要不您幫忙安排下?”老者這時候又開始說七七八八的,總之就是安排不了。
我想了一下,說:“那要不這樣吧,我才按了一次,您看把錢按照一次的算,一次不是40塊?會員是35吧?我上次按了一次,您把剩下的錢退給我吧。我下次有空再過來,按次算。”老者這時才說:“那這個按次算的嘛,就不用安排了,你隨時來都可以,只要手上沒客戶。”
我一聽更篤定的說:“好的,那怎么辦退款?”他回答:“這個要等收錢的大姐來了才能退。”我聽了立馬回答:“那好的,我明天找個時間過來辦理。先走了,麻煩您了。”我拉著母親頭也不回的走了。
我之前因為老者的專業心生佩服,想著這個老人家也是不容易,還打算把他告訴我的故事寫出來。結果今天就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先入為主的觀念又一次被事實打敗,難怪猶太人有一個經商的守則,是每次和人做生意都把它當成第一次。現在想來不得不佩服猶太人的遠見,第一次,雙方都會非常謹慎客觀的判斷對方,這個時候往往能夠使整個交易有合理的評估,由此來判斷是否交易。假如每一次都能像第一次一樣,不被先前的主觀印象所束縛,反而可以做出客觀準確的事實判斷,這時候的決策對于交易才是真正有利的。
拉著母親離開盲人按摩之后,母親說還有另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在另一個地方,于是我們就開車過去了。等到開車到那里,一下車,我就看到兩個年輕人,一男一女,在抓中藥,手腳非常麻利。周圍還有兩三個人在等,我就坐在旁邊歇著,抬頭就看到藥柜子上面掛了一整排的大大小小的金屬塊的“獎狀”,“妙手回春、術精岐黃、救死扶傷、仁心仁術、 著手成春”等等一一掛著,少說都有十來個牌匾。
我暗暗在心里想:“這個少年看起來也就二十來歲的模樣,有這么厲害?”這時聽旁邊一個病患問這個少年:“你父親沒在?”少年回答:“他剛好出門了,你可以打他電話,那兒有名片。”原來是這樣,我繼續靜靜待著,看少年把另一個病患的腳按了幾下,用一塊裹著藥膏的紅布蓋在傷口上,套上綁帶,仔細叮囑注意事項,煎藥事項,這才送走一位患者。
輪到我了,只見少年過來問我:“怎么回事?哪里傷了?”我回答:“膝蓋傷了,在樓梯上摔下來,整個跪在地上了。”他點點頭,然后說:“讓我看看。”說完就蹲下來用雙手幫我按著骨頭,仔細按了好幾個地方,又讓我把腳彎曲看有沒有痛感,確定之后告訴我:“是骨膜傷到了,你這個最好用中藥敷,連續敷幾天。”我皺眉,說:“我皮膚過敏,之前敷了兩天,皮膚癢。”他說:“那就只能用藥膏敷,你家里還有中藥嗎?”我回答:“有。”他說:“那就回去把中藥吃完。”
說完他像剛才那樣把我的膝蓋料理了一下,還仔細叮囑了我注意的地方,臨走前特別囑咐我,別熬夜,還交代母親胃不好,手不好,不要太操勞,多休息。我不禁感嘆,這個少年才小小年紀,就可以看出我經常熬夜,還看出了我母親的老胃病,真是不可小看。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今天我算是真正見識到了,有些人你看他的外貌而進行的判斷,有可能和事實完全相反。就像那位穿著很平凡的老者,任誰也看不出他有一門手藝,但更看不出他唯利是圖。而這位少年,我一眼就看出他比我小很多歲,從而低看了他,可是他卻溫和低調,實在,為人著想。
生活才是是最好的老師。
想想今天遇到的兩個人,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都是由主觀引起的,因為先入為主的思維陷阱,讓我們很容易掉進一個思維誤區,假如不清醒的觀察判斷,甚至有可能任由這種先入為主的思維全盤做主。這個時候,生活往往會告訴你真相,只要你認真觀察,只要你用心生活,你會發現原來生活總是在默默無聞的告訴你一些真諦,生活總在不經意間造就了無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