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人生路上想要走的遠一點,足夠看見更多的風景,父母會擔心我是否腳步堅定以及腳是不是疼;當我努力奮斗,用汗水告訴青春不后悔的時候,父母會更心疼我是否廢寢忘食而壞了身體。
有多少的關懷,盡管隨身攜帶,卻拋至角落,選擇了無視,甚至,久而久之,覺得那是想當然。
有句話說過,“人們常常把一些小事拋在腦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時光塵埃里,我們可以試著忽略,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一點一滴形成一條鏈子,將你牢牢與過去連在一起”。
也有一句話說過,“父母到了某個年紀總會變老,但他們的容顏會深深烙印在你的腦海里,只要閉上眼睛,想著他們,就能浮現出他們昔日的臉龐,仿佛我們對他們的愛,能讓時光停頓”。
我過去中的小事,絕大部分都會有父母的影子。有一種陪伴是如同影子一樣的存在,不會介意你是否回頭望一望,卻怕你走夜路孤單。
父母的不平凡總是表現在平時的點滴中,是賈平凹口中的在紡車聲聲中,送他接受教育,供著兄弟姐妹的吃穿,一年年過去了,母親眼睛看不見了,但是給每個孩子帶到人生的光明征程。
父母是一部厚厚的大書,當你真的讀懂什么時,多數是伴隨父母走過的或泥濘、或坎坷的路。亦或者是你真正經歷了幾番掙扎,也成為了父母這個厚重的角色才知道這個角色的不易。
父母伴著我的二十余載,化為了一把傘,用他們自認為百毒不侵的身體替我遮風擋雨。不介意自己是否淋濕了大半,也不在乎自己雨淋后的身體不適。他們卻有時抱怨沒有給我提供優越的條件,有很多時候,受不了自己的無能為力。
沒看懂父母是書、是傘的時候,我不懂事的樣子,用幾頁紙都描述不完,可當我難以釋懷,不經意提起時,在父母那里,原諒來的太頻繁,他們已經選擇忘記,當事情沒發生過。
不管我去往哪里、走多遠,父母會守在電話前,等我報告平安。無論回家多晚,家里的燈總會伴著父母的身影,成為夜路上的港灣。
長這么大,不知道多少次從自己和別人口中聽過“來日方長”,現實卻是,來日不方長。誰能預測明天發生什么。誰又能想到會因為自己的拖延錯過什么,誰也說不準。
我不想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哭著捶自己的胸膛,質問自己的內心,反思自己的過去,卻換不回以后。所以,還是珍惜現在吧。
對父母多一些耐心。讓他們有尊嚴,不輕易在他們面前皺起眉頭。靜靜地看他們與同齡人相處,參與進他們的生活圈,就像曾經的他們給足我們面子,款待我們的朋友一樣。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吧眢w發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毀傷,這樣父母會心疼。開啟一段想去而沒去的旅行,對父母輕言細語說話,用細心對待把整個青春和人生都不計回報獻給我們的人。
以前,父母為我撐起了一把傘,遮擋了風和雨,而今,長大的我,該撐起雨傘,將父母護在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