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從來沒有一個省份,像西藏這樣被人們所敬畏和向往。在電影里,它是洗滌心靈的《轉山》,是關于信仰的《岡仁波齊》。在小說里,它是浪漫和詩意的《塵埃落定》,是有關失落文明的《藏地密碼》。
飛機、火車、自駕、騎行,人們以不同的方式抵達,卻以同樣虔誠之心去感悟。如果把目光轉向西藏的東南邊陲,卻深藏著全國最具神秘色彩的一個縣城——墨脫。
墨脫又名白馬崗,藏語意為“隱秘的蓮花”,盛開在喜馬拉雅山東段南麓,與印度毗鄰,為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下轄的一個縣城,是全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城。
長久以來都作為一個不可抵達之地而存在,因缺乏與外部世界的聯通,這里還保留著近乎原始的自然風光和生活習俗,從而徒步墨脫成為無數徒步愛好者心中的珠穆朗瑪。
早在億萬年前,印度洋板塊撞擊歐亞大陸板塊,造就了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而墨脫就處在南亞大陸和歐亞大陸的夾角結合部,它的北面和東面是終年白雪覆蓋的群山和青藏高原,南面是遼闊、肥沃的南亞次大陸,從而形成了墨脫獨立的地理單元。
雖地處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墨脫卻擁有獨特的亞熱帶濕潤氣候,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墨脫地區以熱帶雨林為基帶,向上依次為熱帶草原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亞熱帶硬葉常綠林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和苔原帶,是世界垂直植物帶最豐富的區域。
從而也孕育出了孟加拉虎、大犀鳥等珍稀動物以及楠木、樟木、烏木、鐵木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稱的蕨樹等多種珍稀植物。
墨脫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其下轄上三鄉、中間鄉、下三鄉。下三鄉的墨脫鎮、德興、背崩距離縣城最近,海拔也最低,主要是門巴人聚居地。上三鄉包括幫興、加拉薩、甘登,中間鄉是達木和格當,中間鄉和上三鄉主要為康巴藏族和珞巴人,也是白馬崗上最早的主人。
而珞巴族由于沒有文字,靠刻木和結繩記事,一事一木,歷史的傳承主要靠長者口述,因此所留下來的記載很少。
墨脫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中國境內的最后一個縣,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也在該縣境內,同時雅魯藏布江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水汽通道。
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通過墨脫沿雅魯藏布江上行,給藏南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使得藏東南成為西南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墨脫境內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和南迦巴瓦峰,在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和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首。
雅魯藏布大峽谷全長504.6公里,極值深度6009米,核心地段平均深度 2673米,是世界上最深和最長的大峽谷,從而孕育出地球上最雄奇壯觀的峽谷景觀。大峽谷中最具特色的景觀是位于旁辛鄉的雅魯藏布江“馬蹄”形大拐彎,以及兩岸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
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地處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的交會處,是中國西藏林芝地區最高山,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因終年積雪、云霧繚繞從不輕易露面,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
加拉白壘峰海拔7294米,位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外側,與南迦巴瓦峰隔江對峙,兩峰僅距20公里。其走向為東西弧形排列主脊線上向南側、西北側衍生出數條支脊。該地區冰川多屬于海洋型冰川,運動較快,受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加之地勢陡峭,因此雪崩現象十分頻繁。
世人皆云蜀道難,豈不知墨脫之路更艱險!據《西藏公路交通史》記述,為了加強墨脫與外界的溝通,墨脫公路的最早勘測始于1961年10月,通過對地理、地質、氣象、水文的了解,于1975年7月開始修建。
但由于嚴重的地質災害,道路邊修邊毀,再修再毀,循環往復。西藏交通廳從實際出發,于1981年停建墨脫公路。施工6年的時間,犧牲34人,重傷近百人,其中除扎木大橋和扎木往前24公里可以使用外,其余均被自然災害摧毀,而停工時距離終點墨脫僅有20公里。
1984年交通部派工程師重新進行實地考察,于1989年6月開始續建工程,并在1993年9月粗通,從而有史以來第一輛汽車開進了墨脫。并準備第二天帶一些人和貨物返程,但當天晚上下了場大雨就把道路徹底沖毀,而這輛車就再也沒能開出縣城。
2001年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再次針對墨脫公路進行可行性研究和勘測。經過前后8年時間的測繪、論證,墨脫公路于2009年4月再次開始施工,路線起于波密縣扎木鎮,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等6條江河,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經米日和馬迪村,最終到達墨脫縣城蓮花廣場。并于2013年10月1日通車,也宣告了中國最后一個未通公路的縣正式通車。
墨脫公路雖然只有117公里,但前后卻花費三代人將近50年的時間,也只能保證8個月的有效通行,而且每公里仍有3.1處自然災害。
徒步想進入墨脫,自古以來都非易事,墨脫的西、北、東三面環山,多雄拉山、金珠拉山、隨拉山、嘎隆拉山,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
每年只有10月份左右適合通過山口,4-5月份山口積雪融化,極易發生雪崩。6-9月為雨季,經常傾盆大雨,連綿不斷。其余時間受印度洋濕熱氣流和藏北冷空氣影響,墨脫的入口均被皚皚冰雪所覆蓋。
徒步一般是從米林縣派鎮松林口出發,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多雄拉山口到拉格,途徑汗密,背崩后逆雅魯藏布江北上至墨脫縣城,全程約115公里,步行需4天時間。
而這一路將翻越雪山、穿越原始森林、雅魯藏布江,走過山澗、沙石、流水、鐵索橋、叢林等地貌。同時還將伴隨著塌方,泥石流,螞蟥和野獸,因此每次進入墨脫仍然是一次生命的賭博。
1924年,英國登山家馬洛里,徒步攀登珠峰時意外身亡。生前有人曾問他為什么要登山,他回答說:因為山就在哪里。也許這就是徒步的魅力,是自我的精神洗禮,是戰勝內心的一個艱難涅磐。
徒步墨脫同樣如此,如果有人要問為什么要徒步墨脫,最好的回答是,因為墨脫在那里!
p.s本文主要參考文獻為羅洪忠所著的《人文雅魯藏布江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