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死亡,一個始終縈繞在我腦中的話題。10分鐘之前,我居然想通了它的次級話題
——何時死亡。
如果死在十分鐘之前,那么回顧我的一生,我是幸福的。
為什么做出這樣的結論,因為沒有什么煩惱困擾現在的我。
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就是我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圍繞這個事,展開一下,就是南京是僅次于北上廣的城市,房價不高,交通便利,我在市中心,有不錯的福利待遇,若干年后定會初步小成,物質基礎不再是一個問題。再回過頭,畢業論文不用再顧慮,思路和實驗早早確定,父母雖有小病,但大體健康。兩個月的跑步減脂10公斤,人變得帥氣精神,和我最重視的幾個朋友感情彌堅,對我喜歡的姑娘,下一步就會去試著表達我的情感,但也正是現在沒有表達,才更讓人滿足。
如果讓我選擇,我會在這個時候死,關于以往我做不不錯,關于未來都是積極的,如果這個時候死去,我的人生是完備的,雖然可能有些東西沒有經歷過,比如為夫為父,但正如維納斯的雕塑,失去的雙臂帶來了美感的升華。
如果將我的故事寫成書或是拍成片,那么開放式的結局,每一個支線都會是喜劇。
午飯后,我點開了薔的朋友圈,我屏蔽了半年多,這次意外的點擊,讓我一陣眩暈。
8月3號,兩個月前,她已經領了結婚證。
我對未來憧憬的畫面被轟殺成渣,一個突然的沖突,造成了故事分線的結局,一輩子的失望,失落。
我可能不會再幸福了,或者是充滿疼痛的幸福,我沒有想到年幼時的伏筆,會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我總是在規劃著時間、行動,情感又是這樣的跨越時間的維度,跳躍式是對過程進行狙擊。
我感到了無力。
生真的比死,辛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