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的朋友,包括我自己,都陷入“搬家-收拾”的泥沼之中,就連關注的大號都在搬家…果然這是個換房季嗎?
今天幫大學閨蜜收拾打包。她老公常駐非洲,房東又要賣房,所以她不得不一個人搬家。雖然搬家當天有她老公的兩個男生好友來幫忙,但最辛苦的收拾打包工作,還是得自己來。
今天一天的時間,我其實沒幫上太多忙,最多不過是幫把手,或者給她出出主意,因為畢竟自己的東西,也只有自己知道怎么收拾,是否需要保留。我驚訝于她比我們還多的東西,也又一次感受到了被物品包圍、攻陷的可怕。
最近也在思考,到底如何才能真正擁有斷舍離的生活。也有了一些新的心得想記在這里。
1. 需要的東西,盡量尋找替代品。不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就不要買。比如我們家的高壓鍋,其實有蒸飯的功能,那就沒有必要再買一個電飯鍋。比如本來我們想買一個微波爐,方便熱飯熱菜,這幾天發現將餐盤放在有蒸格的鍋中,也可以實現加熱的目的。還有蒸鍋,其實用一個蒸格加不粘鍋就可以替代。以及平底鍋,也沒有必要,用不粘鍋就可以了。因此,我的平底鍋、蒸鍋、電飯鍋,其實都可以被舍棄掉。其它廚房電器,豆漿機的使用頻率也很低。雖然想著自己在家榨豆漿是件美好的事,可有時間有心情實際操作的頻率又有多高呢?還不如在外面買的方便…
2. 關于鞋。收拾鞋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我有這么多高跟鞋!而我是一個基本不穿高跟鞋的人啊。我喜歡平底鞋,厚底鞋,涼拖,但忍受不了高跟鞋的磨腳之痛,可為什么我的鞋柜里卻有這么多高跟鞋?穿的頻率少之又少,也該留一雙后,其它都清理掉。
3. 再有我的衣服。很多衣服都是已經被我完全遺忘,或者根本不想再穿的衣服。穿衣風格一直在變,這真是讓我耗費了特別多的金錢和精力。從完全不理解為什么有人會買優衣庫這樣毫無個性的衣服,到逛店基本只去優衣庫買經典款,我自己審美的變化,讓自己都無比驚訝。直到現在,我終于摸清了自己的本性。我不愛多變、反復、緊隨潮流,我喜歡簡潔大方,舒適的穿著。年紀越大,越愛黑白灰,而為了向我的精簡生活靠更近,我也更需要選擇一些經典的基本款。想明白這些之后,我覺得似乎可以鼓足勇氣,好好地再對衣柜做一次斷舍離了。
4. 如何對待別人送的東西。從這兩次搬家經歷中,我發現有一類很讓人頭疼的物品,就是別人送的東西。在我家,有別人送的手機自拍套裝、化石標本、iPad套、紀念筆記本等等一堆不實用的東西;今天幫我閨蜜家收拾,也有一堆用不上還占地的物品比如瓷器、酒、紀念刀具等等。我發現大多數人都是如此,舍不得丟掉,但又不想用。因此我決定以后絕不輕易收別人不需要的東西。如果是別人送的禮,也盡快找機會處理,或者自己用了,或者轉送給別人。我已經記不清丟掉了多少別人送但忘記吃的食物了…每一次都覺得暴殄天物。
5. 清理,不該是搬家才做的事。每個月,都應該清理一下家里的各個角落,避免有多余的物品占據我們的空間。我的家,應該是一個流動的場,有進,更要有出。時刻保持精簡的生活,每一天才能更加輕松上陣,面對挑戰。
6. 雖然說得很凄慘,但這就是現實。北漂的人,可能不適合太撒丫子地恣意生活,除非可以面對雖然一年可能只有一次戶外、騎行、露營、潛水的經歷,但搬家時卻會多搬一大堆東西的慘痛現實。
最后,感謝這一兩周密集的搬家、收拾體驗,讓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斷舍離地生活。口號不多喊,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