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話?
亞里士多德說服性論證的經典“5步法則”:
1、論述一個能夠引起觀眾興趣的故事和觀點;
2、提出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或者需要解答的疑問;
3、給出你的答案;
4、具體描述你的解答對解決問題的好處;
5、好找聽眾采取行動。
分享三個觀點(可能我們彼此的觀點會有沖突,因為每個pm都會在職業的長河中樹立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標準):
1、問題的答案,并不不像光盤一樣,除了A片,哦,不,不是除了A面就是B面,還有很多面,只能說哪張方式更能夠達到你的目標
列子有很多:
好比上一次咨詢服務
總結,所以不要糾結于問題的答案對不對,只要能夠實現你的目標、能夠變現你的需求、能夠解決用戶的問題就可以了。鄧爺爺還說過一句呢,不管白貓黑貓,只要抓老鼠的貓就是好貓。
軟技能>硬技能
2、產品經理的技能之一情緒管理、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知識管理
觀點-人的認知方式+認知結構組成
一直以來情緒的管理,節制自己,哦不,是抑制自己的情緒
委曲求全,其實是打錯特錯,都快把自己憋壞了
情緒的管理不僅是管理自己,也需要通過自己影響別人,從而間接的管理別人-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情商。
舉例子:
火車票的pm一直以來,站在我的角度來講是不配送(可能站在她的角度會覺得需求沒有意義、沒有人力、對接有問題等等)所以不太愿意配合,之前的對接,我一直是素素姐、軍哥叫開了花,各種賣弄風騷的表情包滿天飛,最后還是冷言冷語,最后我生氣了、很生氣了,我要把我生氣的情緒讓她感知到,其中,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利用了詢問式提需求,給她下馬威,講明自己的立場、原因,最后配合的很好。
總結,情緒的管理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試圖自己去影響別人。
3、情景代入感做需求
舉一個列子
答辯了,我該如何讓自己掛掉的可能性小一些?
整個流程梳理一下,
一、答辯時間點,我是最后一個,各位老師可能會有疲勞,想趕集過,好回家吃晚飯;占據天時,只要演說過程中,表述清楚,答辯過程中其他同學遇到的問題記錄,并在答辯過程中避免;-記筆記、避免犯錯、控制好時長
二、答辯委員:關注什么?論文已經成型,沒有辦法控制,那么可控是外貌整潔,留下第一印象-早晨打理干凈自己
備注: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案,主要是提綱,以后再補充、展開討論。
1. 產品經理首先是個用戶,能每天使用產品、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
2. 對行業有基本的了解。不懂行業規則,不懂行業趨勢,基本就做不好產品
3. 有一定的交互基礎,理解交互都是基于場景的
4. 有一定的設計基礎,理解設計是為了突出內容
5. 有較強的邏輯能力,但產品上要盡可能的去簡化邏輯
6. 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去判斷產品,比如商業模式、市場空間、用戶使用頻度等
7. 競品分析能力,能快速地整理出一個產品的架構,理解功能下面的思路,估算用戶數據
8. 會看數據,通過匯總數據和詳細數據了解產品情況,理解個體用戶行為
9. 能寫一個清晰的PRD,需求有目的有思路,功能有邏輯有用例,寫的盡量簡潔,又能考慮到方方面面
10. 懂點技術,能聽懂開發的架構設計、實現原理,能明白Bug是怎么產生的
11. 產品必定是個好測試人員,能驗收自己的需求
12. 脾氣要好,姿態要低,管好自己的嘴。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明白設計出失敗的功能是大概率的事情,多給自己留條退路。另外千萬不要講類似“這個很簡單,一天就能做完”這樣的話,一這是基本的職業素養,二你不會寫代碼,三程序難免有bug,加班的是研發的小伙伴。
4、五導家
五導家的定義:設計工作思考過程的方法論,包含一個以目標用戶為源頭,五步驟思考路徑,以及相關的方法和原則。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先確定自己的產品觀,再去行程自己的方法論。
先要讓我們的聽眾產生出認知的“饑餓感”,隨后我們再提供信息,這樣才能調動起聽眾的興趣。但是千人千面如何撬動起大家的興趣呢?
下一個月的目標:我要成為一個演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