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資本驅動,補貼燒錢為主要特征的移動互聯網創業階段,我們簡單稱之為移動互聯網創業的上半場,用源源不斷的資本輸出,堆積出移動互聯網創業的繁榮景象,過度強調并放大了用戶規模的價值,通過利益驅動野蠻式拉新,將補貼大戰引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境地,自然誰都不愿意成為率先倒下的勇士,然而在資本寒冬的考驗下,創業項目尸橫遍野,原先的所謂現象級產品或平臺到最后也是所剩無幾,即使堅持到最后的也是傷痕累累,血跡斑斑,勉強從嘴角能擠出一點殘存的微笑。可以說移動互聯網創業的上半場是資本導演的瘋狂游戲,急功近利、以主要的用戶規模化指標代替商業的盈利能力作為估值模型,引導著創業者為用戶數絞盡腦汁,窮盡一切辦法。
而商業競爭到一個平行階段后便是贏家通吃,剩者為王的時刻!最后,也是在資本的驅動下不得不開啟合縱連橫的新戰略,以美團大眾點評合并、58同城趕集網合并、滴滴出行整合優步等為移動互聯網上半場創業結束的代表。
缺少了資本的瘋狂,移動互聯網創業者終究是要回到現實的,在BAT已經密集進行產業布局,形成巨大的產業鏈資源優勢,并持有巨大流量入口的背景下,若是想在移動互聯網創業的下半場廝殺出一條道路,著實考驗創業者的能力、智力、體力、定力等,在下半場的賽道上,個人覺得應該重點去梳理以下一些關鍵詞。
1、技術核心與人工智能
下半場創業,慎重審視回歸技術核心,抓住技術發展的巨大機遇。
互聯網在上半場完成了連接,在連接動作之后并產生數據,數據并匹配了計算能力,并不斷有更先進的技術參與進來,下半場如何把數據、算法、云端打通,通過技術核心優勢塑造核心競爭力,這將是創業者的一個重要思考方向,簡單概括就是你必須考慮在技術端如何建立你的核心優勢或者是先發優勢。
目前人工智能正是成為業內的顯學,誰都對人工智能產生話題,不管是教授專家還是普通碼農都離不開人工智能的話題,普遍看好人工智能領域,普遍預期將會出現商業化的巨獸,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就曾表示,未來的機會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將為醫療、物流、客服、翻譯等行業帶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
個人認為人工智能領域應該重點關注,語音交互、VR技術和硬件結合的場景化商用、社交平臺智能化、動作捕捉及運動、娛樂領域以及醫療等方面。或許這里可以發現下半場的賽道。
2、速度與時間占有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趨勢或機會一旦暴露,就會有無數強手像蒼蠅一樣蜂擁而至,留給大家的時間窗口越來越短。必須從時間上快速占有。
技術能力、商業能力,融資能力等,都是很多公司引以為傲的能力,但都不足以構成門檻,移動互聯網創業的必殺技門檻就是跑得快,速度制勝!以小米和滴滴為例,就是一開始盡量讓你看不懂;二是“飽和性攻擊”,就是一旦你看明白了,發現了卻已經來不及。在下半場創業必須把速度占有的優勢梳理清晰,否則你只是幫別人趟了一下河水的深淺,剩下的與你沒什么關系。
移動互聯網創業必然和用戶建立連接,和上半場對用戶的爭奪一樣,下半場更重要的是從用戶的獲取行為升級到用戶的時間占有,不僅僅是用戶來注冊了,而是要讓用戶怎么使用,怎么長時間的使用,這和傳統線下的生意一樣,怎么樣讓顧客進店、進店后怎么成交,成交后還要維持下次持續成交,因為在下半場賽道上,用戶的增量資源相對有限,單純的初級用戶的增長紅利已經微不足道,在成熟的用戶群體中如何去搶占時間,這是下半場必須考慮的問題。
微信張小龍奉行用完即走、不打擾用戶的理念,對微信的商業化和用戶的打擾保持克制,但是用戶投在微信平臺上的時間可是遠遠超過一般的平臺,不打擾沒錯,用完即走也沒錯,但是這有個前提就是作為平臺你是成為用戶生活的一部分還是工作的一部分?還是提供一個簡單的工具?創業前得想清楚,用戶的時間占有優勢該如何打造?這是下半場賽道創業必須想明白的要素。
3、產業升級與內容機遇
傳統企業如何借助互聯網的發展進行產業升級,這是整個社會的熱點,傳統企業在發展中行成的技術、資源、管理優勢等如何結合互聯網帶來的效率提升,用互聯網的思想來重新梳理傳統企業的業務流程、市場體系,信息管理等,不斷提高傳統企業的運作水平,深入行業,依托行業去思考產業轉型的效率效益提升,這將是未來的重要賽道,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移動互聯網創業都是商業行為,最終還是要回到基本商業邏輯思維中來,圍繞用戶模型、盈利模型等建立系統的商業運作系統,下半場創業真實情況就是資本的錢不好拿了,事情也不好干了,因為好干的早就被人干了。所以在產業升級與互聯網的結合這個層面上一定蘊藏著機遇,因為這一塊的活不是一般人就能干的,必須要求你對行業熟悉,產業熟悉,然后還要懂互聯網的技術與應用。這一塊的機會未來一定屬于那些有這行業資源并熟悉行業的內行人士,他們有機會改造原有的產業,贏得產業升級的紅利。
另一個層面就是內容機遇,商業機會總是受到人、平臺、入口、內容、服務等要素的變化而變化,早期的門戶時代,服務比較單薄,主要就是新聞資訊和文學娛樂等內容支撐,后來隨著搜索技術的發展,入口開始變化,網民爆發式增長,內容也呈現指數級增長,這時候入口成為最重要的支撐,產生了谷歌、百度等巨頭,后來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以智能手機普及為代表,APP以及微信等瘋狂生長,人們對內容的需求呈現多元爆發式的增長,自然,內容創業成為熱點。
其實,這是因為當平臺、入口的爭奪塵埃落定之后,能爭奪的就剩下內容了,羅輯思維談到的時間的戰場和GNT(總用戶時長),實際上是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之后,平臺和入口的競爭格局落定之后,創業者沒得選擇的的無奈之選。
猜想未來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智能都將發展到更高的水平,但是作為互聯網的用戶,人,還是需要內容做支撐,服務做支撐,所以從這一點看,我們必須關注到內容在未來的機會,而這個內容并不是傳統意義上內容,它必須肩負著對用戶忠誠、對用戶時間占有方面的強大能量,可以預見,未來的優勢內容創業一定還會有更美好的春天。
下半場的賽道,創業者盡量忘掉平臺吧,從技術優勢、人工智能、速度優勢、時間占有、產業升級和內容機遇等關鍵詞上多琢磨,期望更優秀的創業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