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辦公樓下放飛了那只落地的蝴蝶。
雙手輕輕一送,春風舒展而來,
一臉謙和的笑容。
1
- A的創業始于2006年 -
年屆三十,風華正茂。A管生產,夫人跑銷售。A是公務員下海,開始埋頭研究規劃;夫人原本是英語教師,也涉足海外業務。這一對夫妻,朝著共同的幸福夢想無畏前行。
那時候的日子很充實:需要技術的時候,到處請師傅;需要廠房和設備,租售咸宜。困難雖然很多,但有妻子的全力支持,還有夢想在灼灼燃燒,A的創業路卻也寫著無盡的痛快。在中國汽車市場大干快上的年代,他們抓住了機會,一個小小的平衡塊,對于他們而言確是整個世界。
五六年時間,他們從零開始,搖身一變,進入了億元營收俱樂部。
江浙的很多民營企業流傳著一個不成文的規律:在企業營收5000萬的時候,就會有一個坎;同樣1個億,5個億,10個億,25個億,都是一個一個的坎。至于這中間是否有多少科學道理,相信每一個企業家都會有自己的判斷:成功走出坎的,更多地會認為是自己抓住好幾個重要的方面,堅持了很多原本要輕易放棄的方面;而沒有成功走出的,幾年后扭頭一看,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偶爾也會微微一笑。
站在原地踏步,有時候也未必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雖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是總歸也有失敗關門的企業,畢竟守住一份江山也是不太容易的。更何況,人在成功后,總得要休息一下,放松一下,享受在自己的舒適圈內自是一份懈意。
A在最近的四年內,也自然而然地暗示自己可以適當停頓一下,畢竟之前發展的也是太快了,有點超出自己的想象了。所以,他更愿意呆在企業里面,盡量把每一臺設備的使用價值再提高一點;在車間里面,我們看到了還有二三臺古董式的機器依然在運作;他和員工會專注地研討著各種工藝上的提升,制造出很多非標的工裝夾具,各種應用小設備。按照他當時的話來說:站在工廠里面,看著效率的提升,看著設備的運轉,哪怕廠房面積有限,都好像都有點忘記了。
2
- 直到2015年 -
有一天早上,他照例有規律的起床,來到辦公室,就看到朋友發來了一個信息:他的同行準備要上市;之后,他又看了一下該企業,發現自己好像有一段時間沒有關注同行了,甚至是同行的營業收入已經遠遠地把他拋在后面了。
一個上午,他又看了他們的市場業務情況,他的夫人依然很忙,不到十個人的外銷團隊,他夫人占了60%以上的訂單,而且這幾年幾乎沒有變化過。
他走出廠房,突然驚訝地發現,在他周圍,已經密密麻麻地建造了很多比他高大的廠房,他突然想起前幾天有人說,就在他附近的不遠處的一家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已經掛牌上市了。老板和很多高管已經進入了十億元營收俱樂部了。
這讓A感覺很有壓力。雖然,他還是不太明白為何有這種壓力感。
晚上吃飯,A把自己想到的和夫人做了匯報。
兩個月后,他們請了一家小型咨詢公司對企業運營作了咨詢。在企業內部做了幾次小型手術,盡管手術沒有失敗,但是也沒有看上去特別成功,在過程中處處驚心動魄,險象環生。咨詢公司臨走之前把企業說明、經營目標掛在了墻上,除此之外,似乎別無他物。
他依舊思考著企業的發展,公司的盈利要維持,夫妻間的情誼要維護,停在此地還能安閑度日,選擇改變卻可能滿盤皆輸。創業時他可以不顧一切,如今卻得時常妥協。
對于中國的企業家來說,創業不是難題,中國人夠聰明,哪一行都有可能成功。但問題在于,首戰告捷之后呢?有沒有決心重新拼搏,有沒有激情擁抱世界,有沒有勇氣回到過去?
3
在最近幾年,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企業家需要在類似的問題上進行抉擇:
如果要突破,怎么突破?是在原來的產品上升級還是新開發產品?還是兩頭并進?
不管是新品還是老品,國外市場是否要搶?國內市場是否要圈?
如果兩頭并進,資源是否夠用?
如果不突破,誰又能保證他們能夠一輩子守護著這個利潤越來越薄的產業?
如果不突破,和他一起打拼的員工內心深處是否會有想法?
如果不突破,剩下的時間他們準備去干嘛?
不管是否需要突破,有一些問題必須還得思考:分析,決策,執行都需要一個團隊,A能否脫出來全身心的研究?
把這個問題拋給他的時候,他笑了一下,說:“這些年都沒有發展,大概就是因為自己心力不足吧。”他的氣質溫和,神色卻有點堅定。
而我們去訪談的那天,正好碰到了一只落地的蝴蝶。前來迎接我們的他讓蝴蝶爬入他的手心,把它放飛到了公司外面的草地上,一瞬時,有幻彩騰空。
老 王 說
A是第一個報名參加力行論壇的企業家。在和他的對話里,我始終感覺到他的那種溫和、謙虛、好學。
但當我一遍又一遍的追問他“你的企業為什么發展停滯”時,他顯得有些窘迫和無所適從。從方向到落地;從組織到管理;從家庭到團隊,似乎每一個都是他的問題,每一個又都不是真正的問題。
幾天后,我邀請他去參觀了寧波一家做頭梳的外貿企業。這個外貿企業的展廳有3000平方,里面放滿了各種各樣的頭梳以及相關的產品。這個展廳的面積讓A很震顫,因為他說他的展廳不到30平方。
該頭梳企業孫副總介紹說:全球十把頭梳有五把是他們生產的。雖然量大,一個貨柜也只有二三十萬人民幣,A的產品價值也很低,但是一個貨柜也有五六十萬人民幣。
A很驚訝,為什么這么一個技術含量不高于自己且價值低于自己的小小頭梳,能夠在十年間從2700萬美金做到了約2.5億美金,增長了十倍。
也許,他需要的不多,只是一個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