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畢淑敏說:“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不得不承認,讀書,改變了我這個農村妞的命運,讓一個普通的女子擁有了美麗蝶變的人生。
1 ?初讀書:陽光照進農村妞的世界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我那“重商”又“重男”的閩南農村老家,能讀上書的女娃不算多,能把讀書堅持當回事的女娃更是屈指可數。我至今仍記得,和我玩得很要好的鄰居小姐姐哭著鬧著要去上學,雖然學費只要區區的五塊錢,在當時已經不算是什么難事,但她媽媽忿忿道:“女娃娃上什么學,在家好好帶弟弟才是正事!”看小姐姐哭成了花臉貓,我媽,雜貨店的老板娘,實在看不過去了,從錢抽里拿出五塊錢要給小姐姐報名,硬是被她媽媽給擋回去了。
小姐姐那雙盛滿失望與難過的大眼睛就這樣牢牢鎖在了我幼時的記憶里。
比她幸運的是,我有一個相對開明的媽,沒有理所當然地把我留在家里看店或幫忙帶小妹,我上學了,摸到書了,并且在識字不全的情況下,很快勢不可擋地愛上了讀書,迅速卷入了一場渴望閱讀卻總是苦于讀物太少的精神饑荒。村道上偶然撿到的幾頁破舊的小人書,不知傳了多少人才到手的豎版編排繁體字印刷的故事書,總之變成鉛字的東西都尤其珍貴,能讀到已經是格外的滿足和幸福。
這份饑不擇食讓我很快成為村里第一個戴上“玻璃瓶底”的近視妞,閱讀面和小伙伴們漸漸拉開了距離,作文開始獲獎登報,品學兼優的我成為父母彼時自豪的資本。我父親是個生意人,整日里為生計忙碌奔波,但他愿意騰出地方給我布置一間小小的書房,愿意大方地給我零錢,以便我每周末可以踩著自行車到鎮上買書,甚至在百忙中親自動手給我做了一個木頭的大書柜,細心地涂上了朱紅色的漆。我媽媽是一個要帶一群孩子要開店又農活繁重的女人,但她竟允許我不必為她承擔太多家務事,允許我放學就鉆進書房,甚至在我沉迷于書本的時候總記得給我送點好吃的。
他們都不曾有太多機會接受教育,他們不會也不懂得去研究女兒鐘愛的書到底適不適合她的學齡,他們甚至不理會旁人偶有不解和反對的聲音,他們義無反顧地用行動支持我上學和讀書。初入書海的我,最美的畫面是穿著碎花的裙子坐在陽光里看書,真有“海闊憑魚躍,山高任鳥飛”的自由,那絕對是一種另類又無法言表的幸福。
多年后,我和當年的小姐姐均已嫁作他人婦,偶爾見面,她的眼神里依然含著散不去的幽怨,因為錯過讀書,聰慧的她無奈地成為目不識丁的農婦。我為她感嘆之余,回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常常有欲淚的沖動。
為什么?因為感恩,感恩自己有幸與書結緣,它像陽光一樣照亮我的生命,讓我的視野透過小鄉村獲得無限的延長;因為感動,感動于父母能傾其所有為我營造一個仿若超越時空的童話世界,讓我沐浴在書的世界里,盡情汲取陽光雨露,健康茁壯地成長。特別是如今我也為人父母,更能深刻體會父母當年賦予我的寬松,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和彌足可貴。
2 ?再讀書:追夢女孩的快樂轉身
對書的癡狂一直貫穿整個學生時代,身邊的人都以為,我在步入社會后應該從事一份與書有直接相關的工作,譬如教書,譬如報社,甚至我從小就宏大的作家夢。殊不知,書里的多彩世界,已讓我的骨子里多了一點“不安份”——世界那么大,我真的想出去看一看。畢業一年后,我放棄了小城里安逸體面的工作,來到特區,進入了當時在老家人看來不甚光鮮而在我看來充滿時代氣息的酒店行業。
“人家坐著,你站著;人家吃著,你看著。總之就是一個侍候人的活,這丫頭讀書讀壞腦袋了!”周圍嗤聲四起。特別是第一次大年夜我不能在家過年而要去單位值夜班時,爸媽終于守不住一臉的無奈,“丫頭,你念那么多書,真打算做這行?”
除夕夜爸爸送我到路口坐車,上車后我沒勇氣回頭,不知不覺間已淚流滿面。年輕的我,既不想讓父母有一絲一毫的擔心,也不想辜負自己滿心滿懷的夢。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的選擇。
還是要讀書。從酒店一線基層做起的我,發現流利的英語和嫻熟的產品知識對工作尤其有幫助,于是每天下班就躲到酒店明亮的員工圖書館里學習。入職不久,我便順利通過酒店高級英語測試,同時還兼當部門外語培訓師。
“書到用時方恨少”,每天和來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客人面對面溝通,處理林林種種的服務需求,愈發感受到經驗的匱乏和儲備知識的不足。帶著越來越深的危機感,我參加了酒店日語培訓、溝通技巧培訓以及各類產品培訓課程,口袋里經常揣著要背的東西,圖書館里總是我負責關燈……這股學習勁頭,讓一個酒店行業的“門外妞”漸漸蛻變成一個專業化、職業化的酒店人,我的世界仿佛推開了一扇又一扇的窗戶,越來越明亮。
機會來敲門了。較為突出的工作和學習表現,加上在各種刊物上不斷發表文章,使我獲得了多次職位調整的機會,并趕上酒店集團化發展的步伐,成為酒店管理公司的一名中層管理人員。我又先后自學了文案策劃、法律等相關知識,不斷的充電讓自己更加從容自信。都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除了職場上的蝶變,我還遇到了同樣熱受讀書和為夢打拼的先生,收獲了美好的愛情和婚姻,完成了那個追夢女孩的幸福轉身。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借用陸游這首教子詩來總結工作初期的成長心路,似乎頗為貼切。我既慶幸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又感激一路有氤氳書香,讓看似匆忙無措的青春歲月變得豐盈、優雅而美麗。
3 ?后讀書:開啟智慧女子的幸福時光
當塵埃落定,我在城市安了家,慢慢地對讀書這回事有了不同的解讀。五花八門的書太多了,當年那個四處找書的農村妞,又怎能想象如今書海的浩瀚?如今整天風風火火地在職業女性和家庭主婦雙重角色里反復切換的我,又怎能有多余的時間讀書?當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瑣碎,人際關系的繁雜,孩子的教育,一堆沒有思想準備的問題群涌而至時,突然我就慌了,膩了,倦了,懶了。
我開始認為,對于一個上有老下有小、既要持好家又要顧全職場的女子而言,讀書已變成一件奢侈的事。先生笑話我:“不敢想象你以前愛讀書的樣子,我覺得你就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我心里縱然不同意,卻也改變不了事實。
他幫我開設了公眾號,鼓勵我去表達和分享。帶著一點追奇獵新的心理,我在上面三三兩兩地寫下心情,不曾想真的吸引了一些粉絲。于是感動和不安,大家都這么忙,憑什么花時間來閱讀和傾聽你?你應該以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呈獻心靈干貨,傳遞正能量……
這份無形的驅動力,讓我不知不覺重拾閱讀,關于親子教育,關于心態調整,關于健康生活,關于幸福婚姻……在書海,可以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看世界,可以找到啟迪生命的鑰匙。夜深人靜,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所學加上所想,化為文字,當它們觸動別人內心深處的柔軟時,我的內心有莫大的快樂和成就。
古人說得對,讀書這件事,還真是一輩子的事。書中也許沒有顏如玉,也許沒有黃金屋,但讀書,真的可以讓生命的寬度和厚度變得不一樣。所以,我還要繼續做一個讀書的女子,接納生命的陽光普照,笑迎又一次的人生蝶變……
鳳歌笑孔丘原創文章,歡迎轉發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如有打賞,那便是意外之財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