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一個多年摯友跟我說了他的困惑:他想跟女朋友分手,問我怎么說才能委婉一點,不傷害到她。
分手要委婉地表達?這可不明智。
我笑了,直言:“傷害是一定的,但是不委婉會把傷害降到最低。”
的確如此。一段感情的結束,無論對于虧欠方還是被虧欠方來講,都意味著失敗。通常我們都會認定,提分手的那個人,一定是渣。
可能是移情別戀,也可能是玩夠了,厭倦了,心累了,總之極少會有好的詞匯落到頭上。
不得不說,這是個約定俗成的陋習。
因為,那些想分手的人,不敢說分手。他們只能找到另一種方法,要么到處挑你的刺,不直說真正的問題;要么更可怕,通過一些行為逼你來說分手。
從另一個角度講,正是這些喜歡指控別人的人,讓原本并不渣的人,變得更渣了。
2
當代人戀愛,缺乏一種冷靜。總是想纏纏綿綿,黏黏糊糊,轟轟烈烈,你儂我儂,不管不顧到死。從來不會冷靜地去思考這段關系的最終走勢。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談戀愛就是要隨心所欲,用盡全力,考慮那么多那還叫談戀愛嗎?
不好意思,這種說法我也會尊重,但極其不贊同。
第一,冷靜思考不等于有所保留,并不耽誤你用盡全力去愛。
第二,隨心所欲的態度,本質上是對這份愛的不負責任。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倘若你沒能想明白這一點,談戀愛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也一樣會走向失敗。
因為腦子不夠清楚釀造的愛情悲劇并不用我舉例,相信你的身邊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了。
戀愛時就沒想清楚的事兒,分手時也只有懵逼的份兒。
3
戀愛中,最大的學問是什么?是寬容?理解?忍耐?溝通?新鮮感?
不,是你如何看待這份感情最終的面目。
你希望這份愛長久到什么時候?這期間,你們分別克服著什么,付出著什么,會得到什么,共同目標是什么。
如果走到一個岔路,遇到不同的路標產生分歧,你是當場傻眼一屁股坐地上痛哭呢,還是朝心里的方向接著走呢。
答案不必我說。一段愛情最好的狀態,就是我正在與你走向終老,但隨時可以承受變故。
有了這一層之后,我們再戀愛,除了可以轟轟烈烈用盡全力之外,也有了底氣。這底氣無關任何人,是你來到這個世界最基本的——對自己的交代。
你必須先成為你自己,才有其他的身份,如戀人,配偶,子女,父母。
4
分手的最佳狀態,是兩個人開誠布公,心平氣和地談一談。
把你們之間存在的矛盾,用直接的,簡單的,平和的,不帶攻擊性的語言一次性肅清。委婉是大忌,因為你拼命找借口不說實話的樣子,真的很尷尬。
相信我,這會比在朋友圈發一句“我被一個渣渣耽誤了X年”更有好處。
而對方為了維護形象,也必定把真相加以矯飾,予以還擊。
如果一段戀愛最終的面目是以“來啊,互相傷害啊”為結局,未免收場太難看了。
分手時的體面,最考驗一個人的修養。
因為人性都有陰暗面,尤其是在感情里,對剝奪的敏感遠遠大于給予。
當你把這種憤怒的情緒暴露在太陽底下,讓全世界跟你一起數落對方的罪行時,也相當于把雙方失敗的共同責任往外推。
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姿勢——不愿意去接受失敗、克服弱點,更不愿意告別過去、迎接更好的。
倘若你為對方留有余地,對方自然領你的情,對你以及對這段感情,都會心存恩慈。
當遭遇一段失敗的感情,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憤怒,不是無助,不是委屈,更不是互相傷害。而是,接受它。
5
記得學生時代,老師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讓每個人準備一個錯題本。
你做錯的題,就是你的弱點,而錯題本的作用就是,讓你每天看一遍自己的弱點,警醒自己不要再犯錯。
對于習題錯誤,我們可以接受。對于工作失職,我們可以改進。
可是一旦面對感情失敗,我們想到的往往都是逃避,推卸。
我想告訴我的朋友,如果是我被甩了,我也很想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這樣的話,下一次我就一定可以收獲一段圓滿的愛。
失戀固然難過,但更難過的是——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永遠用上次失戀的姿勢談下一場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