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想你應該可以接受,大部分的我們都一樣,有著很多的共同點,比如貪戀溫柔鄉。
身邊的很多人,包括自己,經常會抱怨工資低,工作累,然而說了很多遍,依舊在同一個單位,同一個職位,同樣的默默無聞,同樣的可以忽略不計。
有個女孩,在一家出版社工作,畢業的時候,學出版的她能夠找到如此一份工作讓很多人都羨慕不已,她也是嘴上謙虛,內心實則沾沾自喜。
在畢業的時候說的過去的薪水,讓她也可以稍稍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小資生活。
然而,世事總是變化的太快,隨著新媒體的發展,隨著創業創新被不斷提上日程,她所在的單位也受到了一部分的沖擊,很多原來工作不如她的同學靠著創意點子,內容創業也走上了康莊大道,在朋友圈以及聚會的時候總是會讓她羨慕不已。
看著身邊的他們,看一看現實的自己,她也曾想過可以出去闖一闖,或許也可以像他們一樣。
可是當這件事情真正的被提上思考的程度,她發現,自己竟然很難抉擇。
自己的工作雖然并沒有那么可以值得炫耀,然而畢竟是國企,在可以維持生活的工資外,還有穩固的社保、福利以及雙休日。而反觀那些創業的同學,一周、一月、一年,似乎每天都是上班的時間,沒有穩固的社保,也不知道前景究竟怎樣。
想了又想,幾度糾結,當別人靠著創業的回饋買房買車,度假休閑的時候,她依然在同一個工作崗位上約稿、策劃、排版,重復著似乎永遠重復不完,然而卻沒有任何新意,也沒有任何進步空間的工作。
這是一個讀者的留言,是她自己的故事,對她本人而言,糾葛而痛苦,徘徊在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不知道去往何方。
我想,這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故事,這是我們一群人的縮影。
02
我們往往看到了別人的處境,卻看不清自己的迷茫。
一間辦公室,一張桌子,一臺臺壞了又換的電腦,當這成為工作的全部,當重復變成了機械,思維僵化,沒有了活力,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想逃離,卻依舊在貪戀,貪戀熟悉的工作,貪戀熟悉的環境,貪戀熟悉的人群。
然后在自我徘徊與自我沉醉中荒廢了自己。
這是你的生活,也是我的處境。
表面上以為是貪戀,深層次挖掘,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害怕。
不敢去學習新的東西,擔心自己學不會。
不敢去一個新的環境,因為怕自己會不適應。
不敢離開,去往外面的世界,因為外面有風有雨有猛獸。
寧愿縮著頭,寧愿在自己的保護殼中。
說到底,不過是因為有退路。
03
當心中有了退路的時候,就有了可以不去學習的借口。
當借口說了千遍,說到自己都相信了的時候,就變成了自我麻痹。
當自我麻痹的時間久了,就形成了自我免疫。
免疫外界、免疫提高、免疫新思維。
思想僵化、止步不前。
可是,自我營造的小世界,自己以為很堅固,事實上在外界的壓力下脆弱不堪。
當洪流襲來的時候,就是一場潰不成軍的落敗。
我們總在貪戀溫柔鄉,然而現實總是會用事實教會我們什么叫做殘酷。
冰霜雪雨,一出門就是狂暴襲擊。
黃沙漫天,邁出腳就是灰頭土臉。
四面楚歌,探出頭就是自我囚牢。
當你在原地踏步的時候,外界正在演變成千軍萬馬,千里奔襲。
感謝那些亦師亦友的人,感謝那些讓我們明白的人,感謝那些還沒有放棄我們的人,或許想法不完全吻合,但是他們給了我們清醒,這就值得一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