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快兩個月,還沒有找到工作。
所有的事情,減肥、練車、兼職、看書……全部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好像沒有一件事情是堅持下去的,二十多年,不知荒廢了多少春秋。
出生在一個四五線的小城市,很多人畢業后都選擇了北上廣,過著每天打拼奮斗而又充實不太富裕的生活。而我,為了追求所謂的安逸,畢業前夕,放棄了很多理想的招聘單位,選擇留在這座小城,想免受漂泊辛勞之苦。待業的時間越久,越覺得自己錯了。
我才二十幾歲,卻有了如此懶惰,不思進取的思想。越來越浮躁的社會,還記得當初的……夢想嗎?
眼高手低,一直是我的詬病,我深以為然。高中時候,隨大流選擇了尤為不擅長的理科,總想著數學有多難肯定學的會,我總是高估自己呀。那時候我語文成績很好,數學物理確差到極致,我喜歡語文,喜歡文字,覺得中文真的是一個特別神奇的東西,我會在上廁所時看《哈姆雷特》,會在數學課上看《挪威的森林》,也不乏當時風靡的各種文藝書刊……文字,她可以毫無保留裸露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又可以含蓄無比的書寫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愛恨情仇。
那時候是真的有夢想啊。我那時唯一的夢想就是做一個旅居的作家,不是很出名,但可以隨時隨地寫自己喜歡的東西,隨時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從來沒有和別人說過自己的這個夢想,一來是怕被嘲笑,二來是……我真的配不上自己的夢想。
后來的高考,落榜了,隨家人的醫院填了一所二線城市的學校學了醫,并不是我不懂得適應,我的夢想里,我所追求的生活里……從來都不是這個啊……渾渾噩噩的過完了大學和實習生涯,沒有獎學金,沒有戀愛,沒有波瀾,沒有……夢想。
以前高中作文特別喜歡借鑒詩人北島《波蘭來客》中的一段話:
那時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夜深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我不太確定是否一字不漏,但我當時乃至現在,一直被這段話深深的烙印著。
此時清晨,雖未飲酒,但內心早已波瀾起伏,打開簡書,寫下一筆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