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通常意義是說我們有一種審慎的或有意識的傾向,對于所規劃的行為,能堅毅的忍耐的去做,雖有種種困難或種種誘惑,都不會因此阻撓而吾往矣。“意志”觸發的機制往往是來自于興趣如音樂、武術、鋼琴等等,或是對現有環境現狀改變的決心如魯迅棄醫從文,更或是對整個世界觀的認知觸發如特斯拉之埃隆馬斯克。
所謂堅強意志的人就是說他對于他所擇定的目的,能積極進行,既不見異思遷,也不茍且敷衍。這種人有執行的能力,能持續不斷,殫精竭慮的實現自我的目標。越是有遠大的目標和人格追求的人,越是會遇見山林火海般的障礙阻攔,越是有各種誘惑和心魔,這時候堅強的意志是執行自我目標的后盾。
意志薄弱之人,便怯懦寡斷,毫無定見,隨波逐浪,漂浮不定。
意志含有兩要素:一曰對結果之先見之明;一曰對預見結果有堅毅執行,缺一不可。
若未有先見之明便是“執拗”,僅屬于動物的惰性和缺乏感覺力的行動。執拗常因一件事已著手去做不愿意從頭再來尋求自我,而繼續做未有徹底考慮的目的。即便是結局已發生,他尤其不愿意去接受和評判。而真正具有意志力之人便會詳細謹慎考慮他所能遇見的種種結局,盡量徹底明了他的行為可有的所有結果。
若未有堅毅執行便是空想虛妄,未經過時間的檢驗,也未有跨越種種阻攔,所描述的先見之明僅是一種基于自我認知的和他人道聽途說的表象,背后的根本邏輯未曾實踐,其能力未曾提升,便是浮夸與浮躁,逐影隨行。
而大部分人若能想到假定的行為有何結果,便知足了?;蛟S源于一種惰性,使得所冥想的對象難以砥礪其實行;或想到有未曾預知的困難和風險,或因有合意的引誘,便拋棄所謂的計劃,不知所以然也。
意志力薄弱之人,未有思索其所有可能,只是檢驗投其所好之特點,其他情形一概不管。以至于去做的時候,一一顯露。于是就垂頭喪氣,或怪運氣不好,或怪社會環境,又顧而棄之而做他法。
意志所謂堅強與薄弱在于是否能理智地思考,審慎其可能,對自我建立信念,而堅毅圓滿的去踐行。
正如軍隊訓練,使得士兵能考慮其動作,并審慎執行其動作便算是接受訓練。在其之外又能智慧選擇不同途徑,找出最佳途徑,不畏艱難達成目標,哪便的自得精髓。
訓練人如此,訓練心強如此。非迫使,非屈從,非剝奪肉欲而在于興趣使然,善于思考預見各種未知,堅毅果敢,審慎執行。
若如此,此人之所以非凡也。
參考資料:
《民本主義與教育》約翰·杜威(美國哲學家、教育家及實用主義集大成者) ?鄒韜奮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