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控制之所以非常難,通常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因為我們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往往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狀態,我們失控,生完氣才就后悔。如果能有什么辦法提前察覺就好了。
第二、當我們情緒不好的時候,往往很難控制情緒。如果有什么辦法能夠控制,就好了。
第三、當跟別人發生情緒沖突的時候,我們往往不知道對方真正的想法,如果能夠知道對方是怎么想的,很多沖突其實完全可以避免。
所以針對上面三個問題,有三個解決方案。
第一、可以通過練習,來提高自我察覺的能力。
那么,通過哪些練習可以提高自我察覺的能力呢?著名的情緒管理專家海藍博士提出了7步梳理情緒法。她尤其提到了使用冥想的方法來觀察自我。通過關注呼吸,關注自己的身體感受的練習,來實現自我覺察能力的提高。
做冥想練習,當然可以在情緒不好的狀態下練習,也可以在正常的狀態下練習,通過反復練習,我們就能提高自我觀察能力。提高自我觀察能力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把情緒問題,消滅在最初始狀態,防止情緒的蔓延。
關于使用冥想來提高自我觀察能力,在國外有非常多的心理學專家都認可這樣方法,還有很多象谷歌、蘋果和ibm這樣的世界級的大公司內部都在使用。
著名的幸福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在他的《持續的幸福》中說,冥想,對于培養審慎的態度有幫助。另一個心理學大師喬納森·海特說,冥想就是要改變自動化思考過程,馴服你心中的大象(這里的大象是指不受意識控制的情緒)。
我們通常的情緒,都是自動自發產生,大腦幾乎幾乎未加思考。而通過冥想練習,則能夠讓我們改變這種自動的過程,察覺到我們自己的情感狀態。
那么如何進行冥想呢?下面提供最簡單的方法: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可以坐在椅子上,閉上眼睛。
保持正常的呼吸,關注自己的呼吸,關注空氣進入鼻子的感覺,然后進入身體。在呼出空氣,呼出的時候,你的鼻子能感受到空氣是熱乎乎的。
當你意識到你的大腦走神,也就是想別的事情而不是呼吸了,再慢慢把意識回到呼吸上來。
可以從1分鐘開始練起。
最基本的冥想練習非常簡單。通過上面的練習,慢慢就可以增加自我覺察能力。
第二、已經產生的不好的情緒狀態的時候,怎么調整呢?
當我們因為什么事導致情緒極度失落,這時候最常伴隨的是身體的不適。所以首先要感受自己的身體哪個部分不舒服,有時候可能會表現為呼吸不暢。這時候可以用深呼吸的方式來進行調整。如果表現為其他部位的不舒服,比如胃疼,或者心臟不舒服,你可以摩擦雙手,然后用熱熱的手心去溫暖不舒服的部位。
然后,問自己,究竟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沒有可能得到?或者是否將來有可能得到?問自己是不是在做無謂的努力?當發現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時候,就能夠客觀的對待自己的需要。我們通常情緒不好,往往是一種失控狀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當然,也可以通過看電影聽音樂轉移注意力,或者跟好朋友溝通一下,也會有幫助。
第三、如果是跟別人發生沖突,導致情緒失控的時候,要想辦法從對方的大腦中找答案。
比如夫妻約定在一家飯店吃飯慶祝結婚紀念日,老公提前1小時到了,妻子晚了1小時,兩個人發生爭執,最后飯也沒吃成。如果了解一下情況,其實妻子也出來很早,恰逢路遇別人的車禍造成了堵車,并不是不重視紀念日。可是,老公足足等了2小時,導致情緒越來越失控,見面的時候,就沒有溝通,只有吵架了。
我們在為人處事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的道理,都覺得自己的道理是絕對正確,但是如果能從他人視角看問題,也許就會完全不同。而從他人視角看問題這件事,是反常識的行為,我們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從自己的視角看問題。所以,這種能力,也是需要長期進行刻意練習。
綜上,解決情緒問題,可以通過冥想,來提高自我察覺能力。通過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態和提出問題,以及轉移注意的方法,來控制自己的情緒,通過學習他人視角,來提高解決與人溝通造成情緒問題的能力。這三板斧,一定能解決大多數的情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