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生,讓奶奶和爸爸媽媽都很失望,作為家里多余的女孩子,他們都沒放太多精力在我身上。小時候,我最大的盼望是建立一個溫馨有味的小家庭。
小時候,爸爸是鐵路局一個小分支機構的文員,收入在當時村里算高的,在我還沒懂事的時候,我家從小板房變成了二層小洋樓,在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又從小洋樓翻建成了三層大樓房。
我最喜歡二層小洋樓時的生活,房屋結構緊湊,樓上只有兩個臥室。白天的時候,一家子的活動范圍只有在廚房和大廳,廚房里的大灶劈劈啪啪的燒著柴火,滿屋子彌漫著自然饋贈的香氣,但有時,媽媽坐在大灶前紅著眼,抹著淚。晚上的時候,全家就擠在連著的兩臥室,媽媽在房間縫縫補補,房間四處放著一口口斗柜,木質馬桶夾在其中兩個斗柜中間,唯一的老式大床是我們小孩子表演的舞臺,蹦啊跳啊,一屋子的歡聲與笑語,但是記憶中很少有爸爸的影子。
三層大樓房時,房子外墻貼著瓷磚,很氣派,不過臥室不多,只有三個,每一個都是通間,南窗對著北窗。粗粗的水泥地,沒有添新家具,大得空蕩蕩,大得簡陋寒酸。那時,爸媽已經分臥室居住了。媽媽很忙很忙,哥哥身體不好占了媽媽很大的精力,另外,除了田間地頭,媽媽開始做一些加工的小生意。家里堆滿了加工用的機器、原材料,吃飯的桌子被擠到了墻邊,樓梯下堆滿了雜物,洗臉被安排在了廚房,木質馬桶則被安放在二樓樓梯下。爸爸很少在家,忙于廟里的事,常常出現在村里活菩薩的家里。我想幫媽媽掃地,可是粗粗的水泥地非常積灰,一掃就灰塵滿天飛。媽媽總是抱怨爸爸自以為是,一意孤行,房子設計太差,沒有單獨的廁所,一點不考慮女人洗澡的問題。記憶中,那房子亂糟糟、冷冰冰的。
初中的時候,我成績不錯,考上第二重高,但我毅然的選擇了職高的外貿專業,我想早點離家,早點工作,買一個小房子,干凈、溫馨,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