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妹兒去年曾經強推過一部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彼時正是新年,她言之鑿鑿地強調著豆瓣上網友的一條短評:如果你有個喜歡的人,然后你們之間的關系又非常微妙,那就帶她去看《當哈利遇上莎莉》。準沒錯,聽我的。
一對年輕男女的相處模式可以有哪些呢?路人,熟人,朋友,死黨,靈魂伴侶,又或是戀人。這個故事仿佛想要槍斃一切異性友人心中的僥幸,敲著小黑板念叨——異性無友誼,戀人無曖昧。
當桀驁不馴的哈利遇上獨立自主的莎莉,雖是同路而行,卻是相看兩厭,火花四濺,哈利的大男子主義論調,莎莉回應了幾個白眼,冤家路窄,人去人來不過是一場偶遇。
久別后再見,依然別無雜念,但卻成了互相吐槽的老友,探討起愛情的真諦,各執己見。奇妙的化學效應在這一對朋友里發酵。
故事中十二年遛得太快,等到第三次相見。你說是命中注定也好,你說是蓄謀已久也好,經歷了太多世事變遷,離婚后的哈利與失戀的莎莉都變成了對方眼中的“剛剛好”——“我們要成為朋友了么?你或許是我不想帶上床的第一位迷人女性。”
沒什么比恰到好處更美妙的事兒了。兩個人是生活的盟友,是默契的共造者,可以輕松自在地交流瑣事,也可以一起享受圣誕夜的熱鬧與孤獨。十二年的時間對執拗著尋找真愛的人們來說一點都不算長。他們在一起了,跟觀眾們所期盼的一樣,跟片中穿插的那7對老夫妻一樣,執子之手,慢悠悠地踏入飲食男女的輪回里。
我愛你在華氏71度時還感冒
我愛你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點一個三明治
我愛你仰著頭皺著眉看著我就像我是個傻瓜
我愛和你呆上一整天之后我衣服上有你香水的味道
我愛你是因為你是我晚上睡前最后一個想說話的人
不是因為我孤獨
不是因為這是除夕夜
我今晚到這來
是因為當你意識到你想和某人共度余生
你會希望你的余生盡早開始。
人海茫茫,生活太難,以至于讓你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同一頻率、笑點相同的人,都多了一點對上帝感恩戴德的意味。可是啊可是,這樣的妙人呀,很可能是釀在“友誼”這老酒缸子里泡出來的。
我們可以仰望星空交流熱血夢想,互換童年時期的陰影心疾,安慰著表白失敗的喪氣鬼,給對方愛情的征途出謀劃策做僚機,為同一個葷段子而笑得前仰后合,又為同一個話題熱點吵得不可開交。我們臭味相投,互相嫌棄,又習慣了對方在自己生活中的存在,理所當然享受著對方供應的冒著泡泡的快樂,忘記了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對方也會走,也會到另一個人身邊長治久安,忘記了自己也會有后悔和吃醋這樣俗套的臭毛病,即便這樣,因為我們是朋友,那么要故作風輕云淡,笑笑對那位老伙計說,友誼地久天長。
男女之間到底有沒純友誼,影視作品從不乏對此的探討。還記得“千年修得李大仁”的江湖傳說嗎?《我可能不會愛你》,一對十五年的青梅竹馬。很多的時候,李大仁都是在程又青的身旁,默默地看她嫉惡如仇,把生活過得風生水起,做那個安靜的鼓掌人。
片中touch心思的片段不少,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結尾,經過了反復的誤會、錯過,久別重逢的程又青與李大仁慵懶地坐在家居樣板間里,兩個人漸漸靠在了一起,程又青尷尬地笑到:“從來沒和好朋友接過吻。”李大仁附和道:“我也是……你喜歡哪邊?”
勇敢的人走出了那一步,贏得了happy ending;怯懦的人停在旋轉門,卻又要佯裝理性現實。大學畢業季跟舍友追著調性熟悉的臺灣偶像劇,《十六個夏天》,一對相互喜歡的朋友從高中校園到成人社會,陰差陽錯了16年,直到最后他們排除了萬千險阻,馬上要在一起的時候,男主得了絕癥去世。
你就說,虐不虐?虐不虐?那個時候我的舍友搖著我肩膀哭著說,你看他們這么不容易,為什么不給他們一個好的結局呢?
狗血如生活,膽子小的人可能要花一輩子時間修行【后悔】這個課題。我見過徹夜痛哭的朋友感嘆喜歡的人嫁做人婦,我見過埋頭苦讀的人只為更靠近喜歡的人近一點。你還在等時間給你什么樣的裁決呢?就像是《上海堡壘》里那個打死不肯表白的少年江洋,他來不及說出口的那句“我愛你”,最后只留下了一句心愛的女孩時空錯位的短信“好好睡,晚安”。
愛情這種玩意,狹路相逢,從來都是勇者勝啊。
我沒什么太大的優點,就是說話好聽。
我沒什么太多的愛好,就是只喜歡說話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