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的APP推廣者而言,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標用戶是件非常頭疼的事,而更頭疼的是,如何讓這些目標用戶成為自己APP的忠實用戶。事實上,雖然不同的APP應用獲取目標用戶的方式不一樣,但歸根到底,推廣者還是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是搶用戶,還是造用戶?
這里的用戶,是指APP的目標用戶,即同時符合“APP適用人群”及“經常使用APP”這兩個條件的用戶。而搶用戶和造用戶也就不言而喻了,前者是指去爭奪那些已經同時符合這兩個特性的用戶,而后者則是指去引導只有一個特性的用戶,使他們變得符合兩個特性。
事實上,搶用戶的難度要遠遠小于造用戶。同時符合上述兩個特性的用戶,最大的聚集點只有兩個,一個是應用市場的搜索頁,一個則是競爭對手的APP中。誰能搶占這兩點,誰就能輕松獲取目標用戶,簡而言之,就是在“搶用戶”上,已經“出師”了。
而造用戶則要麻煩得多,要分是符合第一個特性,還是符合第二個特性,由于兩個特性都不符合的用戶性價比太低,暫不予考慮?,F僅就前兩種情況進行討論。
首先是符合“APP適用人群”這一特性的用戶,他們的聚集點通常在微信,QQ,貼吧,論壇,行業門戶網站,微博以及相應的線下場所等。嚴格說來,并不難找,單就微信和微博而言,廣點通和粉絲通的定點推廣就能快速找到這些用戶。
而符合“經常使用APP”這個特性的用戶,他們的聚集點通常在應用市場的榜單和各類型的APP中。要找到這些用戶的難度,甚至比找到符合“APP適用人群”這一特性的用戶的難度還要小,無論是榜單還是廣告平臺都可以做到。
搶用戶的難度遠遠小于造用戶的原因,就在于一個“造”字。后者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用戶,且用戶符合的特性不同,要引導的方向也不一樣。因此,雖然找符合一個特性的用戶的渠道,遠比找同時符合兩個特性的用戶要多得多,但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推廣者還是盯著搶用戶,而非造用戶。
當然,雖然造用戶的難度和成本都高于搶用戶,但它的優勢在于,造用戶獲取的用戶,其忠誠度要遠遠超過搶用戶。同時,目前同時符合兩個特性的用戶有限,也迫使推廣者將目光放在造用戶上。特別是當越來越多同類型的APP進入應用市場,搶用戶的成本正呈直線上升的趨勢,這就不得不迫使推廣者們另辟蹊徑。
因此,在APP推廣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在,是選擇繼續搶用戶,還是破釜沉舟造用戶,對開發者而言,是個艱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