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黃帝的孫子,也就是第二個帝顓頊講完了,今天開講史記中的第三個帝:嚳
等顓頊年齡大了,他也要考慮接班人了,此時的情形已經和黃帝的時代很不一樣了。
黃帝為了控制那些效忠自己的部落,他把各個部落的人才以及把部落聯盟里說話有分量的人,都召集到了自己身邊,他希望通過控制他們,從而控制這些部落。
他的這個目的是成功了,可是也造成了一個他沒想到的后果,那就是那些部落的首領在他的身邊,開始慢慢有了權力,也有了影響中央決策的能力。
顓頊當然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帝位,卻得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特別是炎帝部落的人的反對,如今這些部落通過不斷聯姻和部落之間的活動后,他們已經掌握了話語權,他們都希望顓頊的侄子嚳能夠繼位。
他們一再的和別人講:“嚳跟隨顓頊很多年,是個年輕有位的人。”
“顓頊的兒子脾氣暴躁,爭強好斗,不利于各個部落之間的團結。”
“嚳是一個做事穩重的人。”
“顓頊的兒子還是個毛孩子,年齡小也沒有經驗。”
這些人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嚳是顓頊的侄子,黃帝大兒子玄囂(xiāo)的孫子。嚳十二歲的時候就在部落因為勇猛而出名,到了十五歲,嚳開始跟隨在顓頊身邊,他成了顓頊最得力的戰將,更是四處巡視天下了。
嚳很有遠見,他積極的拉攏各個部落的人,他比顓頊家族的人,更擅長權利的爭奪。他意識到在各個部落都很安定的時候,除了武力和仁義的辦法外,還要使用各種權術的手段來鞏固權利,而顓頊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等顓頊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被架空時,他已經無法扭轉局面了。
此時嚳正好三十來歲,他成了繼承帝位的熱門人選。嚳早已經成為那些部落心目中的新首領,顓頊此時無可奈何,只能把帝位傳給了嚳。就這樣,顓頊的的侄子,黃帝大兒子玄囂的孫子,繼承了帝位,成為歷史上第三位帝——嚳帝。
嚳接過了叔叔顓頊手中的權力棒,此時黃帝的子孫每個族系都變得強大起來,已經不像黃帝那樣對首領非常效忠,每個族系都在建立自己的族系力量。嚳感覺到了政治上暗流涌動,他開始利用打擊反叛的機會,不斷加強自己的影響力,在他的努力下,一些反叛的部落,像共工這樣的人也都被收服。
在嚳統治時間,中國的在疆土不斷擴大,疆土面積從最初的北邊越過現在的北京,擴大到了內蒙古,南邊通過和部落結盟和滲透,勢力范圍到了越南和海南,西邊到了陜甘寧根據地,東邊到了現在的日本。
但是在政治上,嚳卻發現權利運用雖然有用,但是靠權謀來控制各個部落,卻會被這些部落的人給利用。他靠拉攏部落登上帝位,這些部落首領在他身邊呆了久了,也開始對他的位置虎視眈眈。
嚳在政治上比他叔叔顓頊厲害,但是在個性的兇狠程度上,和叔叔顓頊還是差太多。所以嚳在對待各個部落上面,還是非常寬容。
嚳吸取了叔叔因為沒有出類拔萃的后代,所以才只好把位置讓給自己的教訓,他提前看到了培養下一代成才的重要性。
他知道只要把自己的后代都培養成才,這些部落就沒有借口再提議其他的族人繼承帝位。只要自己的孩子具備了帝位繼承的條件,就可以提前避免其他人對這個位置的窺探,名正言順的把帝位傳給兒子。
果然,嚳在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縱觀中國歷史,恐怕除了黃帝之外,在中國還真的找不出像他這樣每個兒子那么厲害的。
帝嚳有四個最出名的兒子:
元妃姜嫄生的兒子名“棄”,成為后來周朝國君的祖先;
次妃簡狄生的兒子名“契”,成為后來商朝國君的祖先;
三妃慶都生的兒子名“放勛”,就是后來被儒家吹上天的帝堯;
四妃常儀生的兒子名“摯”,摯也登過帝位,只是嚳的這個兒子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但是沒聽說過不代表人家曾經默默無聞。事實上,只是因為摯當了沒幾年就主動把帝位傳給了堯帝,所以他在五帝的排名上沒有排上位置,要不是他進行了禪讓,五帝排行榜上哪有他堯帝的份?
帝嚳的兒子中,除了上面四位,還有八個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兒子,他們的名字分別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根據史書上記載,這八個人都具有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八種品德,所以和這八個人同時代的老百姓,就都稱這八人為“八元”,即八個善良的模范。他們非常有名,雖然在堯帝是沒有得到重用,但是到了舜帝時,都被舜推舉為官。
你以為帝嚳只有兒子有名嗎?那你就太小看帝嚳了。他還有一個女婿,叫做盤瓠(hù),因為打敗了當時西方犬戎部落作亂的吳將軍,盤瓠被蠻夷之族供奉為祖先。這個故事在我國南方瑤、苗、黎族民族中也廣為流傳,據說那時的人們都非常虔誠地祭祠盤王。這個傳說也被《后漢書》寫進南蠻傳里面。
顓頊和嚳這兩個人在司馬遷的《史記》筆墨并不多,特別是到了嚳的時候,筆墨就更少了。除了“仁而威”和“惠而信”這六字真言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四個字,“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之類的形容詞了。
但是司馬遷不會平白無故把一個人捧為帝的,嚳作為一個成功的育兒專家,培養出的兒子們隨便拉出一個,就可以直接秒殺后世任何一個帝王。可見,司馬遷是想告訴那些把孩子動不動就塞到培訓班里的家長們,即使是在上古時代沒有培訓機構惡劣環境下,只要教育得法,人皆可以為堯帝。
所以切記切記,家庭環境的教育是多么多么的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