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門中有幾位年輕同事提出,希望針對國際合作項目的合作洽談技巧做一個培訓。我思考了一下,根據日常工作中的國際合作經驗,簡單總結如下原則:
1. 明確目標,知己知彼,做足準備:在正式談判前,首先要明確我方談判的目的是什么、核心利益是什么、底線是什么。同時,也要琢磨摸清對方利益訴求點是什么,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如果要促成合作,我方能夠讓渡給對方什么,進而換取我方的核心利益。在商務談判中,這必然涉及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背景資料調查、項目成本預算等等,都需要下功夫做細。前期準備工作如果沒有做足,光靠談判過程中臨時抱佛腳,是不可能達成良好理想結果的。
2. 尊重理解,建立信任:尊重和理解是談判的潤滑劑,互相信任是合作的基石。在談判過程中,只有摸清對方的立場和訴求,同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真正理解其立場和訴求,并能夠明確地向對方表達和反饋我們對其訴求的尊重和理解,對方才能感受到我方合作的誠意,進而大大增進互相信任,把談判引向良好的發展方向。一切溝通的基礎都是相互尊重,理解對方,表達尊重,這一點至關重要。如果在談判過程中就沒有尊重和理解,那么即使談判達成合作了,在日后的合作過程中也一定會出問題。
3. 陳述想法,尋求理解:這一點在跨文化溝通中尤其重要,由于彼此語言文化和國情的差異,對同一件事情,雙方的認識和所處環境是不一樣的。在國際合作談判中,一定要向對方說明我方的想法,并解釋這個想法背后的原因和事實,讓對方了解我方提出這個訴求和主張的原因、依據和考量,進而征得對方的理解,為后續談判鋪好路。
4. 抓住核心,有舍有得:要提高一場談判的效率,最重要的是把握核心問題,雙方圍繞核心問題,充分交換意見,達成合作框架,就相當于談判成功了一大半;至于核心訴求之外的次要利益,要懂得取舍,適當讓渡給對方,也讓對方感受到合作的誠意。
5. 把握時間,把控節奏:在跨文化商務談判中,一方面談判都有一個限定的時長,另一方面談判雙方往往都有不同角色和身份的人參與,尤其在當前跨文化商務談判多以視頻會議形式發生的形式下,把控好談判節奏和時間尤為重要。在雙方溝通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有所偏題或發言冗長,要善于果斷插話,并表達我方觀點,并及時將談判引回到正軌。心中要始終想著核心目的,盡量減少核心目的之外的冗余溝通,時刻把握好談判節奏。
6. 表達欣賞,及時跟進:在一場談判會議的最后,無論最后結果如何,對于對方在促成合作所作的努力,一定要公開、及時表達欣賞,為今后的合作做好鋪墊;對于雙方談判達成的結果,也要在談判結束后的當日內,發郵件給對方,列明備忘要點,并做好跟進推動。
以上是我總結的幾點跨文化商務談判技巧。當然,商務談判的情景千變萬化,有相對順利的,也有異常艱難的,不能統一而論。跨文化商務談判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只有learning by doing,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反思,才能夠不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