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7-05-21 趙老師 米叔的米故事
文:趙老師 | 圖:Internet | 編輯:W2D
Annie's Wonderland - Bandari
來自米叔的米故事
00:0003:27
心理分析的目的是發現是否存有人格缺陷。
不健全的人格特征,會導致不良創業行為產生,這是成功的大忌。
心理學研究表明,抑郁、嫉妒、猜疑、自負與自卑是對人影響最大的4種負面心理。
01
抑 郁 癥
抑郁癥是導致自殺的最直接因素,不僅社會弱勢群體會因不堪生活的重負而選擇以結束生命的辦法來逃避,而且一些成功者也會在失去生活目標的情況下走上自絕之路。
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創業者應審視自己是否具有這種不健康的心理:時常感到茫然,覺得空虛無聊,有遠離人群的沖動,偶爾對自己有極度的厭惡感,覺得人都是虛偽的等等。
如果有上述體驗,則說明有一定的抑郁癥傾向,應及時進行心理調適。
患有抑郁癥的人主要是因與生存環境關系緊張,而又認為這種緊張無法解除的心理認識造成的,故克服抑郁癥的辦法,就是調整這種偏執的認知狀態。
有兩種辦法可以達到目的:
一是更新思想,糾正認知偏差,重新樹立價值觀;
二是改變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愛好。
調整目標、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廣交朋友、培養愛心和責任感是克服抑郁癥的良藥。
02
嫉 妒
嫉妒是另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是導致極端行為產生的主要因素。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患嫉妒癥的人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
如果你有以下心理活動就說明你有嫉妒心理:別人成功令你感到心理焦慮,對某人因某一特點而得到的贊賞感到難受,不愿意談論別人的成功而津津樂道別人的失敗,對比自己擁有比較優勢(相貌、財富、榮譽、地位等等)的人用語尖酸,有采取行動阻止別人成功的欲望或采取行動以阻止別人成功等等。
正確的角色定位,寬容的胸懷,勇于競爭,專注事業目標,擺正榮譽與成績的位置,是克服嫉妒癥的良藥。
創業者應有明確的角色意識,正確的角色定位,對自己有客觀的評價。一個人不可能事事出類拔萃,術業有差距是正?,F象。要坦然面對差距,承認自己的不足?!霸紫喽抢锬軗未?,說的是大人應有大度。創業者應把目光集中在事業上,聚人才,招賢士,手下的人本事越高對事業成長越有利,嫉賢妒能實在是愚蠢之舉。虛懷若谷才能聽到真知灼見,寬容待人才能得到鼎力相助。
承認差距迎頭追趕是正確的選擇。不要怯于競爭,而以嫉妒求得心理平衡。差距只能在追趕中縮小,不會在詛咒中消失。
若能專注事業目標,摒棄所有與實現目標無關的事情的干擾,嫉妒就無藏身之地。
嫉妒心實際是虛榮心的極端表現,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泛化。
調適嫉妒心理可從以下兩方面人手一是重新進行自我定位,清楚自身的不足;二是重新審視事業的目標,矯正前進的方向。
03
猜 疑
猜疑是國人的一種普遍現象,它與傳統文化的熏陶有直接關系。
中國人十分看重人際關系,本質原因就是猜疑文化的盛行。
“知人知面難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忠言”。
對家庭式管理的迷戀,是華人創業的普遍現象;“疑人偷斧"是國人的普遍心理。
猜疑幾乎成了中國人性格中的傳統基因。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普及,使管理的技術特征越來越明顯。
這使得創業者與創業管理者分離成為必然,為此,誠信和理解構成了管理的道德框架。
在這一框架內,法律和職業道德是支撐管理良性發展的平臺。
消除猜疑心理可從以下三方面人手:
一是充分認識猜疑的負面影響;
二是學會利用制度,主要是委托管理、利益共享制度,來規范雙方的行為,求得共贏;
三是重未來不重眼前,把主要精力放在目標實現上,而不是陷于日常管理中。
04
自 負 與 自 卑
自負與自卑是自信的兩極。自信過高即為自負,自信過低即為自卑。
自負者表現為自命不凡,恃才自傲,聽不得反面意見,推卸責任;自卑者表現為縮手縮腳,輕視自己,不敢接受挑戰,情緒悲觀。
自負者既好高騖遠,又不能正視失敗,故找不準事業的基點,從而失去正確選擇的機會。
自卑者不敢奢望成功,找出種種理由來逃避事業的選擇,等于放棄權力,自然不會有成功的結果。
兩者相較,自負者回落到自信的位置比自卑者上升到自信的位置要容易一些。
克服自負的辦法有三條:
一是弄清自負與自信的區別;
二是培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正確認識;
三是少說多干,體驗成功的快樂。
克服自卑的途徑有五條:
一是提高自我評價,找出自己的優點;
二是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以增強自信心;
三是多與他人交往,走出自我封閉的圈子;
四是制定消除自卑的訓練計劃,并按計劃堅持實施;
五是主動承擔有一定責任的工作,體驗戰勝自我的心理轉變。
The end
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