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部隊這樣的群體中,總是會有人來提一個問題:你看這書有啥用?
這個看著簡單的問題,在好多次讓我啞口無言之后,我也深刻的反思過:閱讀帶給我們的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樣的理由讓我這樣的人在這樣反智的環(huán)境中堅持閱讀?以及最終極的問題,讀書有什么用?
二
閱讀我們每個人從最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了。小時候爺爺奶奶口中呢喃的老故事,還有父母在床頭講的安徒生,都是我們閱讀的起始。
我們最初的世界觀就是這樣建立的,說謊的人會被懲罰變長鼻子,而美麗善良的公主會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沒人教我們?nèi)绾伍喿x,如何從故事當中學會人生的道理,來指導(dǎo)那個小小的我們?nèi)绾沃勒x和善良,如何摒棄謊言和罪惡,這樣智慧的哲理,沒有哪個哲學家可以如此清晰的如同孩童那樣體會。
閱讀,是我們提煉智慧的本能。
三
我們的本能是什么?是餓了會吃飯,渴了會喝水,是垂死的掙扎,是對異性的愛慕。
而閱讀,是高于一切生理本能的層次。我們的一切本能都是為了服務(wù)我們的生命,而閱讀恰恰是為了我們反思和解釋生命。
有人喜歡把讀書比喻成爬山涉水,有人喜歡把讀書看成苦海行舟。
而我喜歡把閱讀看成吃飯喝水一樣的事。你可能不記得你前天吃了什么飯菜,我也不記得我昨日讀了幾頁詩篇??墒沁@飯菜都成了你的血肉長在了身上,而那幾頁詩篇也成了我靈魂的一部分。
閱讀,是靈魂的食材。
四
聽過有人把我們這整個人類比喻成一群螞蟻,一群無知無畏的螞蟻,我們浩浩蕩蕩卻不知道何去何從。
而總有那么一小部分螞蟻是處于整個螞蟻群落的邊緣的,游離于整個社會之外。
正是這一小部分螞蟻,卻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方向帶領(lǐng)這螞蟻群向不同的方向走去。
領(lǐng)頭的螞蟻,總是被邊緣化;在蟻群中人云亦云,蟻群歷史的方向也總不能交給你把控,你身邊的螞蟻太多了,你一步也踏不出去。
而那些邊緣的螞蟻,離蟻群稍稍近一些的,身上刻著文學,離蟻群稍稍遠一點的,身上刻著哲學。
他們走的太遠,在找到正確的路之前,都被稱為瘋子。
我們要追尋先行者的腳步,踮起腳尖是看不到的,而閱讀是唯一一個穿越時間的界限直接跟智者對話的方式。
五
我們所有學習的東西都將成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chǔ)。
就算人倫道德這樣的基礎(chǔ)的東西,我們?nèi)祟惖纳鐣宰屛覀儽仨氄莆盏臇|西,也必要一定的想象力基礎(chǔ)。
我們的國家來源于契約,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來源于道德,這都是充滿想象力的事情,我們無法回避。
最初的想象力來源于我們閱讀故事的時候腦中出現(xiàn)或者恐懼或者悲傷或者欣怡的情緒。
閱讀是生存的基礎(chǔ)。
六
知識與智慧,請不要把他們混淆。我們學習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是知識,但知識并不全是智慧。
我們靈魂的口糧是智慧。
給我一個扳手,我學會用它擰螺絲,是知識,我學會不能用它敲別人的頭是智慧。
你可能在訝異我這個蹩腳的例子,你看出了我語法的混亂是知識,而你反思我跟你講的為什么不能用來敲別人的頭的道理是智慧。
每段文字都能學到知識,哪怕只是一個生僻字。
支持我們活下去的知識早就夠了,我們需要更多的新的想法,這些新的想法,我把他們叫做智慧。
七
別做一個壞讀者。
壞讀者像一個強盜,沖進來搜刮一番,掠奪一番。
讀書對于這樣的人來說,只為了滿足自己某些迫切的需要,偷走一些東西據(jù)為己有。
之后那些碎片的知識在傳唱中被斷章取義,我們這個時代最危險的事情莫過于此。
我們的知識來源過于碎片化和功利化。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是一個壞讀者,我們在掠奪和偷竊,原本的智慧變成了知識。
當速度的概念進入了閱讀領(lǐng)域,多的是本末倒置。
從前有人一生讀一本書而受用終生,今天我們滿腹經(jīng)綸,卻難知根本。
而我,一直難知根本,妄想滿腹經(jīng)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