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職場的一項必備技能就是溝通能力。
面試的時候,也時常會遇到一些考官出一些人際溝通類型的題目:
職務調整了,和人事如何溝通?
和同事就工作安排各執己見了,如何溝通?
領導安排任務了,忙于其他工作沒有做,領導批評了,怎么辦?
面對這些問題,如果事前做過功課,掌握一些套路,也能夠應對自如。但對職場人而言,溝通遠不止這些面試題。
尼基·斯坦頓的《溝通圣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就告訴我們:聽書讀寫都是溝通的一部分。并且書中也給出了從這四個角度提升溝通能力的實用建議,避免無效溝通,解決溝通困難等問題,很適合職場小白。
尼基·斯坦頓是一位咨詢顧問,一直從事溝通能力培訓的工作,經驗豐富,其涉及領域還包括管理、商業英語、領導和團隊發展等。
一、溝通的目標
溝通的目標主要分為四種:
被接收、被理解、被接受和使對方采取行動。
這四個目標每一步,都有可能出現錯誤,以至于溝通困難。
傳達信息,讓對方接收、接受,并按照我們提出的要求去完成,就必須選擇合適的文字內容,盡量表述清晰準確。
之前看到一個程序員和其朋友聊天的記錄。程序員的朋友請程序員給自己介紹對象,結果程序員很認真地解釋了一堆“對象是類的特定事例”之類的編程術語,然而對方其實只是想找個女朋友。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社會經歷不一樣,對于同一詞語、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會不一樣,思考的出發點都不一樣。所以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文本內容,盡量避免會引起歧義的表達,讓信息可以精準地傳達給對方,省時省力。驢頭不對馬嘴的時候,我們都知道那有多難。
選擇合適的溝通媒介也很重要。
現在郵件很少有人看了,但還是要正常留痕發送,以免日后背鍋。微信和QQ讓上班時間變成24小時,是快速聯系的方式,但回不回看對方。電話最直接快速,但傳達可能會出現錯誤,對方也可能掛斷電話轉身就會忘記了。
每種媒介都有其各自的優缺點,我們要自行選擇,至少通過兩種方式保證傳達到位比較好。
在溝通之中,也總會遇到溝通困難的情況。尼基·斯坦頓認為溝通障礙源于以下八個方面:
感受不同(根源)、妄下結論、刻板印象、缺乏興趣、
缺乏知識、表達困難、情緒、個性
這八個方面,對于情緒是深有感觸。
在前一家公司,因為對領導的抵觸,在溝通之中,我和同事們總是會有意無意地顯露出自己的情緒,這確實是很職場小白的表現。
而故事的結局是,我和同事們都離開了那家公司,雖然我們會進入下一家公司,但依然會面對工作上的情緒問題。所以一難過就辭職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羅伯·懷特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我們必須掌控自己的情緒,在職場,要成為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放下無助、委屈、無力感、心理落差等情緒問題,專注任務本身,就事論事地去溝通和完成,做完一件事也就結束一件事了,離成為“職場達人”也不遠了。
二、溝通需要計劃和準備
凡事預則立,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提前考慮和準備。
要想讓溝通實現高效,我們需要事先考慮以下5個方面:
原因(目的)、對象、時間和地點、內容(主題)、方式(語氣和風格)
羅納德·B·阿德勒和拉塞爾·F·普羅科特的《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中也提到,對于不同的人,我們會選擇袒露不同程度的自己,我們會用不同的語氣、詞匯來進行表達。針對不同的溝通情境,我們選擇的溝通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和家人朋友溝通,我們可能會隨意一些,會帶有一些情緒,也因為有一定的默契,所以不需要說得太全太滿,就能夠有效溝通。
而在職場,要想體現專業性,我們的溝通方式就必須簡潔明了講重點,確保準確傳達,所以在各方面都會更加正式一些。
計劃溝通內容的話,我們可以參考以下7個步驟:
寫下目的、收集信息、信息分類、決定順序、制作大綱、撰寫初稿、編輯初稿和完稿
我們必須整理完善自己的想法,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說什么,自己能聽懂看懂自己所講的內容嗎,有沒有會產生疑義的地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做好準備,做到思路清晰、有理有據。
我的領導在和老板匯報工作之前,都會盡可能地準備很多材料,以應對老板突如其來的詢問,原因、先例、幾個方案、和誰聯系等等。也因為她的充足準備,嚴厲如老板也對她很認可。
三、聽說讀寫4方面提升溝通力
尼基·斯坦頓在《溝通圣經》中提到,一個關于白領時間構成的研究發現:白領們醒著的時候,每10min就有7min在從事溝通活動。并且45%的時間在聽,30%的時間是說,16%是讀,9%是寫。職場人也必須聽說讀寫全面發展,以應對職場挑戰。
1.聽
英國文藝評論家,散文作家赫茲里特曾說: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
傾聽確實是溝通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傾聽可以幫助我們得到信息、解決問題、了解對方、增進關系。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點提高傾聽力。
準備好去聽,包括建立正確的態度,愿意維持注意力、增加警覺性和理解力,比如開會、面談、上課前做些預習;
表現出感興趣,尋找對話中與你有關、令你感興趣的點,適當做些筆記,給予對方回應;
不過早下判斷,不因為偏見、標簽等預設自己的立場,批判性地辨認信息,尋找重點;
2.說
語言表達能力也是溝通能力中的一項重要因素。在職場中,不管是面試、面談、打電話、開會等等,都需要我們進行說話。而且,不僅說話的內容,個人的音質、特質都會展露無遺。適當的音高音量語速語調,都可以通過短期內的集中練習去獲得,個人的特質則需要有意識地去改變。
有一次,我組織一個集體大會,事后領導提醒我,聲音要大一些,要更加自信一點,要能夠hold住全場,不說雷厲風行,但至少不能畏畏縮縮的樣子。
最基本的打電話也是一樣。誰還不會打電話呢?但其實沒有那么容易。
尼基·斯坦頓也說到:“在某些機構里,接電話的工作往往會丟給資歷最淺的員工。”確實如此,我就是那個接電話的人。
起初,我對于接電話就是照實傳達,對方要找誰,我就告訴誰,后來領導提醒我,要問清來意,然后再看要不要幫對方找人,或者是讓對方留下電話,自己掌握主動權。也許這件事確實算不上什么,但確實是我慢慢才學會的。
在尼基·斯坦頓的《溝通圣經》中,也給出了很多關于面談、團隊溝通、演講等方面的注意事項。
3.讀
一些人工作以后很少有時間看書,所以對于閱讀也沒有在意。但在職場中,資料收集、報告解讀等等,都需要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兩方面,一是速度,而是效率。
就像開車一樣,針對不同的內容,也應該以不同的速度進行閱讀。默讀、一字一句地看都會降低我們的閱讀速度,我們應當有意識地提高眼睛移動的速度,擴大眼睛的閱讀范圍。一目十行做不到,至少一目兩行。現在,很多書都是教如何讀書,掌握書的內容,尼基·斯坦頓則提醒我們該如何用眼睛去看書。
而要想提高閱讀效率,可以使用SQ3R閱讀法:即縱覽-問題-閱讀-回憶-檢查。先通過瀏覽決定閱讀內容的優先級,帶著問題去有重點地進行略讀,再通過回憶和檢查強化所得,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4.寫
職場溝通的最后一個部分就是書面工作,Word、PPT、excel,每一樣都需要我們去掌握。尼基·斯坦頓講了一些注意事項,也介紹了一些輔助工具。
在書面工作中,職場人最需要的是不斷提高信息可視化的能力。銷售額的對比、用戶數量的增加、市場份額的體現,讓枯燥的信息變成圖表,更直觀地呈現復雜的數據,能夠讓對方更輕松地接受信息,也坐實面試時夸下的海口“精通office軟件”。
在這里,我推薦吉澤準特的《職場溝通書面指南》,書中通過形象具體的案例,按照構思商務文本的結構、制作草稿、最終定稿三個步驟來進行,并歸納總結了70個“制作商務文本的速成法”,幫助大家熟練掌握Word、PPT、Excel等日常辦公軟件的使用。
尼基·斯坦頓的這本《溝通圣經》淺顯易懂,非常適合職場小白,也能夠幫助預習很多溝通場景。書中的一點也至關重要:一切都要提早準備好,聽說讀寫樣樣都是。靈活運用這些溝通技巧能夠幫助我們事半功倍,提升執行力和競爭力。
其實,人作為社會性動物,是一定要進行交談溝通的,如何將信息準確清晰地傳達給對方,是我們都需要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