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確實很累,少量的酒精已經不能讓我解除疲勞,于是找了幾部老片子欣賞了下,《88分鐘》、《孤兒》。用了3個小時看完了這兩部評價較高的電影。都是與犯罪有關,精神病,變態,殘忍而又精美的殺人手法,讓人感覺到犯罪也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血腥的場面,緊張的氛圍,難以琢磨的罪犯心里,很刺激眼球,刺激大腦皮層。
兩部片子,我較為喜歡《孤兒》,9歲身體,33歲的心里,二者的結合真是無懈可擊,誰會想到一個天真無邪,十分招人喜愛的小女孩會有如此殘忍的性格,一開始我也會對這樣可愛聰明的小女孩產生好感,但過于聰明的小孩并不是一件好事,她的性格,讓我會聯想到狐貍,狡猾,奸詐,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任何手段,包括殘忍。她很會隱藏內心的東西,就像《神探》中說的那樣,這樣的高智商罪犯一般心中會有5-7個鬼,也許會更多,他們的多面性多到讓人恐懼,比任何演員都還要專業,因為他們可以在不同時間和地點,飾演著多個角色。“世間上最可怕的東西就是人心”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因為我們無法滲透到別人的內心世界,去剖析人性最深處的東西。
犯罪心理學,是一門很不錯的學科,它是心理學的一個分肢體,我很早以前就開始看這類書籍,發現里面是一個很有趣的世界。但你解讀一個人內心的時候你會有一種快感,那是一種赤裸裸的快感。罪犯為什么會有勇氣去犯罪?因為他異于常人,他們是普通人的變異體。也可以說是被某種外在媒介勾引出最深處的罪惡心態,我們每個人都有精神病,只是輕重不同而已,也許是沒有被點燃爆發而已,一旦被爆發出來,那中力量是無限大的。你會從一個大大咧咧的人,突然變成一個小心謹慎,心思細膩的人。很多罪犯或恐怖分子,為什么被認為是瘋子,就因為他們內心強大的潛在力量被激活,讓他們異于常人,所做所想都難以捉摸,只要抓住他們的爆發點,是什么激活了他們內心深處的罪惡感,就能很快剖析他們的世界。
我國在很早以前就有過對犯罪心里的探討,孟子曾經提出過人皆有“惻隱”、“羞惡”、“是非”之心,有些人之所以干壞事,是因為受環境的影響。每個人內心都有鬼,但就看是什么讓這只鬼原形畢露。其實也有一種罪犯是不需要外界激發,自己就是天生的罪犯,那就是因為他們自身太過于聰明,他們會把自己的所有假象,統統變為現實,這個就是一個證明題。證明自己的論點是正確的。這種罪犯也是最頭疼的一種。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動機。他們的內心世界就像一把上了無數密碼的鎖。不管從哪個方面都可以來開鎖,但卻怎么也打不開,因為它是隨性而生的。這些人不在于任何的外界干擾,因為他們只生存在自己的世界。殺人,變成一種藝術,或者變成一個驗證。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瘋子。
德國精神病學家K.施奈德在1940年出版的《精神病質的人格》,這本書我也看過,他把導致犯罪的異常人格類型主要分為了十種(異常人格可以理解為精神病患者),其實這十種幾乎都會存在我們常人中,只是輕重和爆不爆發的問題。像馬加爵這樣的案例,為什么一個學生會突然變成一個可怕的殺人兇手,一下殺掉自己的室友,然后逃之夭夭。就因為他被外界刺激爆發了內心的邪惡感,激發了他強大的力量,所以他變的勇敢,冷靜,果斷,也許這些詞基本不能用在一個殘忍的殺人犯身上,但確實如此,一個常人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他敢于面對血肉模糊的尸體?如果沒有冷靜的處理,能把尸體藏匿?如果不夠果斷,他不會一口氣殺掉他想要殺掉的對象,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罪犯如果不具備這些基本的特點,他無法成為一個罪犯,至少只能說他是沖動的傻子而已。就像為了5毛線的爭執而持刀殺人,最后殺完后丟刀自首。這樣的人不應該稱他們為罪犯。
其實在有些時候我也比較佩服一些連環殺手,或者一些精神病罪犯,因為他們的一系列犯罪手段確實很精彩,欣賞那樣的過程是一種享受,從選定目標,到殺死目標,在到處理目標,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藝術,他們異于常人的分析判斷和處理能力是很多人無法達到的。冷靜,是一個警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個罪犯最基本的要求。但這個最基本的要求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很遙遠,不管是罪犯還是警察,他們都是天才。
在國內以后的罪犯會越來越狡猾,越來越難以捕捉。因為人們開始意識到知識和書籍的重要性,不管是警察還是罪犯,我看過一本書,上面的一個罪犯說過一句話:他每天要看10本書。而抓到他的警察呢?也許應該看的更多。呵呵。也許就是瞎貓抓死耗子。也許就是那個罪犯已經達到了他想要的目的從而放棄了與之周旋的能力。提升警隊素質,不是看在人數的擴充,不是看在裝備的提升,而是要提高整個警隊的知識力量,最起碼減少無辜受害者傷亡,而不是等罪犯殺夠了,達到目的了,自動自首,或者放棄抵抗逃亡的時候才抓到伏法。那不是破案,那是在放縱犯罪。
不知道該不該這樣的論述。可以將上述所寫當做閑扯,只是看了片子后的一些小小的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