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看電視劇確實感受到一種陷入“慣性”地觀看,在整個過程中是沒有覺察的,思路都會被電視劇帶著走。但是靜下來感受卻發現身體肩酸、背疼,很是疲憊。
我一直以為自己看電視劇是喜歡的選擇,現在發現全然不是。身體已經如實告知自己它的疲憊,但在全情投入觀看中,自己會忽略掉對身體的感受。慶幸是通過最近自己的學習,覺察到了這一點。
但即便現在覺察到也是停著不想動、不想寫,好像按了暫停鍵。但此刻沒有對自我的責備,我需要跳脫出過去父母對自己責備的情形,用包容和理解慢慢等待自己的轉換。
這樣一想,心情輕松了很多。
《走出劇情》的線上答疑推遲到晚上9點開始,這也意味著為期四周的線上讀書會告一斷落了,此刻也是邊聽著大家學習分享邊打字。
這四周的學習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覺察,和報名無戒學堂28天寫作營一樣,都是為了讓自己內心變得更加細膩。《走出劇情》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因為小時候的經歷形成的固有思維和行為方式,從這個層面看便發現自己很多事情都處于類似的一種循環中。
一直頭疼于自己寫作沒素材,但聽了寫作營第二節課程后發現素材是在平時積累的,包括書本金句,還有生活中身邊人、事、物、感受到覺察和記錄,隨時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寫作是把平時捕捉到的細節記錄下來,而覺察是前提,先發現平時自己會忽略的細節。
自我成長是一個往內看的過程,而寫作不光要關注內部,還要關注到外在的所有細節。
自我覺察和寫作雖然是兩個步驟,但是自我成長的覺察卻和寫作是兩個不同的方向。覺察是要把自己身上的標簽,只是靜靜觀察客觀的行為和存在,讓自己活在真實中。而寫作是做貼標簽反向行為,因為為了刻畫某類型人的性格、類型、特征,并且把感受、情感帶入其中,我們需要先做到了解和觀察。
這就是一個脫離自我,進入他人世界的過程,我們想進入他人世界就需要學會從自己走出來,這需要我們拋棄掉自己的觀念和評判。有了這樣的轉換,才能更好去捕捉到刻畫對象的細節。
最近感覺寫作給自己增添了很多壓力,我再次覺察回歸,自己的寫作初衷:一個是為了鏈接自己的內心,另一個是為了通過讀書筆記的形式提升自我。
所以寫作本是為了自我成長而做的一件事情,但如果太過著急和限于某種形式或要求,就會變成一種任務,甚至是自己的包袱。
所以跟隨自己的內心,給自己更多的空間和包容,讓自己去一點點成長和提高對我來說可能更加重要。
成長固然重要,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接納自己,享受這個過程更加重要,因為這樣的成長結果才能讓自己身心健康。
【無戒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