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在網上看了部電影,是湯唯與吳秀波飾演的《北京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兩個人因一本《查令十字街84號》書產生了交集,開啟了書信之旅,從一開始的責罵對方、盡情發泄心中之憤,到后來慢慢開始談起各自的生活和心中壓抑的無處訴說的苦惱,再到后來感覺對方是自己的靈魂伴侶,直至最終相見,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浪漫美好的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許多的故事,都是有關傾訴的。
比如,童話故事《長著驢耳朵的國王》,國王警告理發師不準將他長著驢耳朵的秘密告訴別人,理發師答應了,卻因為這個秘密一直壓抑在心中生病了,后來在醫生的建議下,跑到深山里,對著樹洞說出了自己埋藏已久的秘密。
比如,前段時間,何潔的老公因婚姻中的煩惱,打電話求助電臺。
比如,網絡上各大“傾訴平臺”的頻出,天涯、豆瓣、微博中的“樹洞”和“神奇的吐槽君”等等。
從童話故事,到影視中的書信、現實中的筆友、紙媒體中的情感專欄,再到后來的情感類電臺,以及現在隨互聯網興起的網絡傾訴平臺,這個社會許多東西在不斷變化著,唯一不變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傾訴心中秘密的地方。
偶爾有煩惱的時候我也喜歡傾訴,除了會和身邊的同學、朋友、家人訴說外,以前學生時代還會寫日記、交筆友學生、與同學、老師書信往來,會寫博客、微博等等,在很多地方留下了我不同年齡段的故事以及一些秘密,慢慢地我發現在傾訴這些秘密的時候,有些東西是你需要知道的。
1. 傾訴對象
學生時代,我曾將自己的一個秘密告訴給一個很要好的同學,可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她將我這個秘密說了出去,當我責問她時,她卻說:誰讓你告訴我?
我不太記得自己是否在講述這個秘密時,是否告訴過她不要告訴別人,但以我們當時的關系,我想她應該知道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只是她那樣的回答的確影響了我很長一段時間。
因此,在你傾訴那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秘密的時候,記得選擇好合適的傾訴對象。若是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最好選擇那些平時比較守信的人,以及在傾訴后告訴對方希望TA幫你保守秘密;若是電臺或一些網絡平臺,記得隱藏起容易識別出你個人信息的內容,否則也許容易出現赫子銘那樣的故事。
當然個人認為最安全、不會將你秘密公之于眾的傾訴對象,便是私密日記本與心理咨詢師。前者只有你一個人知道,后者的職業要求他們會幫你保守你的秘密。
2. 傾訴方式
適當的傾訴能夠幫助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然而有些時候,我們往往會存在一些不恰當的傾訴方式。
以前有段時間,自己的情緒很糟糕,寫了大量的吐槽日記,但是發現對自己情緒的改善并沒有太大的作用。再后來,我開始換一些方式來寫自己的情緒日記,比如在日記中分析自己情緒的由來,或者站在吐槽對象角度或第三方角度來分析矛盾的過程,我發現以這樣記錄的方式,自己更能客觀、理性地審視沖突,以及更好地處理由這些沖突引發的情緒。甚至有些時候,自己也會在日記中總結出如何避免下次同樣沖突的出現,或者出現這樣的沖突時,自己的應對方法。
久而久之,不僅僅是自己的情緒大大改善(經常寫完日記后,情緒就會好了一半),同樣的沖突也大大減少。
此外,若選擇朋友或心理醫生進行傾訴時,記得要避免過度傾訴情況的發生。一次成功的傾訴也許會讓我們產生較強的情緒體驗,進而迷戀上傾訴,讓我們遇到事情時,就忍不住想要告訴別人。但這種過度依賴他人的傾訴,不僅無法容易讓我們失去了基本的自我情緒調節能力,無法真正成長起來,也會給部分傾聽者帶來困擾與焦慮,引起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魯迅筆下祥林嫂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她喋喋不休地訴說阿毛的故事時,連“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們,眼里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了。
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合適的傾訴對象,能夠通過合適的方式進行傾訴;愿我們能夠安全放心地傾訴,心目中的那些秘密,只有TA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