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農
摘要:做生涯咨詢這么久,遇到不少自稱重度拖延癥+不堅持,既想改變,又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擔心自己像以前一樣做什么都不能堅持,和他們深入探究不能堅持的真正原因,很多都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被那些不夠真愛的目標所“傷害”。
?1
上周有一個咨詢個案,我和來詢者在見面前兩個星期開始在線溝通她的困惑、具體的問題和咨詢期待。溝通中她不止一次懊惱又自責地提到自己的拖延癥+不堅持,對自己非常沒有信心。作為一名生涯咨詢師,遇到不少像她這樣自我評價低,對自己的意志力和行動力高度懷疑的來詢者。雖然她的咨詢目標主要是職業定位和規劃,可是咨詢中沒有來詢者的高度投入是難以取得好的咨詢成果的,同時即使規劃做得再好,不能行動落地也沒有用,所以得先處理一下這個問題,看能不能去除她的疑慮和內在障礙,重新建立她的信心。
于是我對她說,不瞞你說,我也有拖延癥+不堅持的問題,不過通過這幾年的學習和練習比過去好些了,而且以我的觀察,在我身邊和以前的來詢者中懶癌和拖延癥大多數人都有,程度不同罷了,你這么年輕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就開始尋求改變,比我強多了!她的表情看上去輕松了一些。我又說,你能不能舉幾個例子,我們來分析看看具體是什么原因,不一定是意志力的問題,于是她說了幾個不能堅持的事例,和很多人一樣,學英語是其中一個。她說一直想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每次開始背單詞都堅持不了幾天,于是我問他想學英語的真正目的,他說看到別人都在學,覺得學了可以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未來可能會有用,說實話,從他的語氣就能聽出來學英語這件事對他來說只是有比沒有好,不是一定要,目前暫時用不上,未來是否用得上也不確定,我又問她具體的目標和曾經制定的學習計劃,她的目標和計劃在我看來太難了,正常人沒幾個人能做到,其實經驗里,不行動或是不堅持,不是不夠愛,就是不夠痛,再有就是不得法:
1.不夠愛——過去我總羨慕和欽佩那些堅持跑馬的人那么有毅力,看了很多跑馬愛好者的文章才發現多數堅持并不是意志力過人,而是真心熱愛這個過程,享受跑步本身帶來的征服快感。為了減肥、求贊、或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都不是真愛,不會有持久的動力。我過去也是個愛好廣泛,但多數都是三分鐘熱度的人,遇到生涯,才知什么是真愛,靜下心來審視自己,只要是真心想做的事,再忙再累也能擠出時間,所謂的沒時間,其實都是不想干。學英語其實有很多種方法,背單詞可能是最枯燥無趣的一種,找一種更享受的方式學英語或許能讓你愛上它。
2.不夠痛——人的本性是追求愉悅、好逸惡勞的,而行動、改變和堅持都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所以如果不夠痛就缺少一個能說服自己去改變和堅持的充分理由,不夠痛就不會有非改不可的決心,大多數人只有當維持現狀的痛苦>改變的痛苦,才會行動和堅持,多少戒煙很多年都不成功的人進過一次醫院走過一趟鬼門關就戒掉了,所以要么多想想維持現狀的痛苦,分解或適度降低目標減輕改變行動的痛苦,你可能就會堅持下來。
3.不得法——目標和計劃制定不得法。很多人定工作目標時會用SMART法,會去和上司溝通確認,會考慮預算和資源是否支持和可行,到做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時就全忘了,有的目標不明確、或沒有設置時間期限,所以做沒做、做多少、什么時間需要完成都沒有衡量,于是就沒做;有的目標太高,不切實際,沒有真正計算過自己的時間、精力或資源能否支持到,甚至連基本的睡眠時間都沒給自己留夠,怎么可能堅持,又怎么能苛責自己的意志力呢?做完目標和計劃也需要和自己溝通和“談判”,問問自己是否真心愿意去執行,有沒有信心做到,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能做到的計劃,還是不要定為好,做不到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沮喪。
分析做完她釋然了不少,也覺得是自己錯怪了自己的行動力和意志力,接下來的自我探索讓她更深入客觀地認識了自己的優勢、不足和潛能,重新建立了信心,制定目標和行動計劃時她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反復檢查確認,做完咨詢很快就進入了行動,一直執行得不錯,真心為她高興!要感謝她的坦誠,咨詢中我常常跟來詢者說你不需要考慮我會怎么看你,一定要忠于自己的內心,說出你真實的感受與想法,我會嚴格地為你保密。
2
作為咨詢師,我欣賞和尊重每一個生命的不同,不會帶有任何個人的喜好去評判來詢者,因為每個人之所以是他現在的樣子,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是我所不知也沒有資格去評判的。生涯咨詢師的使命不是幫助來詢者成為世人眼中所謂的成功人士,而是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旦他們找到那個讓自己真正心動的理想與目標,并且看到通往目標的可行路徑,就能開始行動,堅定踏實地前行。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不怕痛苦,是怕痛苦得沒有價值,所以要改變一定要有一個真正能說服自己的理由,有需要解決的痛點問題,有讓自己心動的愿景與合理可行的目標與行動計劃才可以,剛才這些分析也解釋和印證了理查德·貝克哈德與戴維·格雷徹提出的那個頗具影響力的變革平衡公式:
變革公式為:D x V x FS > RC
其中D=dissatisfaction,V=vision,FS=First steps,RC=Resistance to change,即:只有對現狀的不滿x對未來的愿景x開始第一步行動>變革阻力,改變才會真的發生。
3
曾經有一位高考失利上了大學有點破罐破摔,多門功課掛科并收到學校退學警告,終于徹底迷茫甚至感覺自己快要抑郁了的大二學生來詢,這個以”廢人“自稱的學生經過咨詢想明白了未來想做的工作,確定了考研圓名校夢的愿景,從大二下學期就開始默默準備考研,成功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專業,同學、老師都說沒見他有多用功,戀愛健身打游戲勤工儉學做家教他一樣都沒差,其實只是因為大二后兩年多的時間里他的學習只專注在考研那幾門功課上。他精細計算過時間,足夠他從容應對;他還請教過學長獲得了充分的考研信息和指點,確保功夫用對了方向,所以他成功了,看起來還毫不費力?。?!
4
兒子最近考取了心怡的深國交,也受益于這個公式。一年前兒子初一期末考試結束后他的班主任孔老師挨個打電話給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敦促我們要幫孩子確立學習的目標,特別感謝孔老師,我非常認同,老師的敦促和提醒非常及時,但我并不想強加自己的目標給孩子,看過太多人深受被規劃之苦,也看到太多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每天較勁,對彼此都是巨大的消耗,不希望自己也陷入到這種持久消耗戰中。很多案例見證了只有自己想要的目標才能真正驅動一個人去努力,于是開始帶他參加國際教育展和深圳一些高中的開放日,幫他收集和了解不同的教育資訊,支持他在充分了解各種信息的基礎上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初二開學不久的一個周末孩子和他最要好的同學騎單車去深大玩,回來就跟我宣布(不是商量)說他倆約好來年一起考深國交(深圳一個比較難考的國際學校),讓我打電話給那位同學的媽媽,請求她的支持,我特別高興,盡管已近晚上11點,我還是打了,打完電話,我們兩家人都開始有了目標。接下來這一年圍繞這個目標,專注于深國交的考試,如今兩個孩子雙雙考上了,可喜可賀!
回望這一年,他好像也沒有特別用功,直到臨近考試也還是正常作息,每天都來跟我討要手機玩一會兒游戲或是出去打一會兒球,其實聰明、勤奮又自律的孩子鳳毛麟角,兒子4月時曾跟我坦言說自己自律不夠,需要幫助,我欣賞他的自知之明和及時地尋求幫助,除了時時提醒他深國交的各種好處和中考刷題的痛苦,就是按他期望的方式提供支持,幫他申請了一段時間的停課、緩期末考,以去除干擾和助力,讓他能聚焦,專注于自己的目標,終于成功了。
這一次主動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標對兒子意義深遠,即使失敗了,也沒有關系,因為我相信他已經收獲到比這一次成功或失敗更重要的生存智慧。
你好,我是生涯花匠-郭農 ?
生涯咨詢師的使命不是幫助來詢者成為世人眼中所謂的成功人士,而是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旦他們找到那個讓自己真正心動的理想與目標,并且看到通往目標的可行路徑,就能開始行動,堅定踏實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