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老人與海》讀后感
? ? ? 曾經有幸到過南太平洋上的島國斐濟,見識了什么是大海,什么是小島,什么是大洋。當坐著快艇置身于一望無際墨藍色海水中時,當看著游人們戴著呼吸面罩浮潛隨波逐流時,當夜幕降臨漫步海島仰望浩渺星空時,心里不住的感嘆,面對自然,人真的很渺小!但人又是偉大的,克服艱難險阻,不斷的適應和改造著大自然,才孕育了璀璨的文明,才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老人與海,其實也是描繪的老人與生活,成功的喜悅歡樂都是暫時的,唯有努力拼搏的過程才是生活的常態。
? ? ? 世事無常多變,生活百般姿態,只有堅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老漁人圣地亞哥,靠海而居,家徒四壁,無依無靠,唯有一門打魚的好手藝,可惜時運不濟,連續出海84天一無所獲。但老人仍執著,近乎執拗地再次出海,經過兩天兩夜的膠著抗爭,忍饑挨餓,拼盡全力,傷痕累累,終于捕獲了一條巨大的馬林魚。還沒有品味夠捕獲大魚的喜悅,可惜命運再一次和老人開了玩笑,大馬林魚吸引了鯊魚群,群起攻之,最后老人只得到了一副魚骨架。想起了《紅樓夢》中那句“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輝煌繁華喜悅過后,一切都將歸于虛無。這不就是生活的樣子嗎?有時候費勁心思,拼命得到想要的,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可是,也有句俗語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幸好老人沒有因為命運的不公,而放棄生活的希望,沒有因為失去大魚而放棄繼續前行的力量,而是與鯊魚不斷周旋,最后彈盡糧絕,筋疲力盡,帶著完整的大魚骨架上了岸。我想,老人是樂觀的,內心是強大的,即使一無所有,頭破血流,也沒有向生活屈服!我想,這樣巨大的魚骨架足夠讓世人驚奇稱贊,也許老人睡醒后把骨架賣給了酒館兒,成為一處別樣的景點兒,鐫刻上老人傳奇的故事,吸引往來的游客駐足觀賞,也是不錯的選擇。老人也許獲得了比賣魚肉更多的、豐厚的獎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 ? 人生是一場修行,生活處處是磨練。人生路漫漫而悠長,置身生活的汪洋浮浮沉沉,孤獨寂寞中能看清自己的內心,艱難困苦中迸發強大的力量。
? ? ? 就像老人圣地亞哥釣魚過程一樣,追隨著大馬林魚漂泊在無邊的大海上,渺無人煙的環境中,寂寞瘋狂的滋長,連小鳥也成了老人的朋友,且無盡地思念那個溫暖的男孩。我想,老人也許看清了自己的內心,小男孩是他快樂的源泉,是得力的助手,回到岸上會說服男孩的父母,把男孩帶在身邊繼續遠航捕魚。在與大馬林魚不斷的抗爭拉鋸中,老人滿身傷痛,卻不忍放棄多日的守候,任憑繩子不斷蹂躪傷口,隱忍執著,執拗的老人最終找準機會,頑強拼博,憑借一己之力,釣到了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魚!一個孤獨的老人完成了一場孤獨的奮戰!
? ? ? 就像參加薄荷閱讀讀書活動一樣,初期有過積極興奮,鉚足勁兒把每篇文章重復聽讀多遍;中期有過懈怠彷徨,隨著瑣事纏身,就純粹的讀一遍,有時還要補讀;經受住各種放棄閱讀的考驗,最后,堅持讀到現在,找到了閱讀的感覺與節奏,不急不燥,認真向前,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享受獲得知識的樂趣,不斷沉淀思考生活的種種,良好的閱讀儼然變成了日常生活的習慣。
? ? ? 作為普通人,人生路上沒有捷徑,平凡的生活處處有坎兒。面對漫漫的人生,置身瑣碎的生活,應保持老人那股生活的韌勁兒,認真不怕吃苦,明確目標不斷前行!應拋卻老人那股執拗,盡力而為,適時放手,享受生活的過程,結果應該也會很美滿!
? ? ? 享受過程,認真生活,不匆忙,不敷衍,哪怕是一杯白開水,也能喝出幸福和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