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啟蒙。
一、計數
計數是一切數學活動的基礎。在學習計數的同時,小朋友的數概念、觀察力、注意力、手眼協調能力、計算能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然而計數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數出物品的數量,需要小朋友嘴里說著數詞“1、2、3”,手還要一個一個點數物體,同時眼睛要跟著手動,最后還要說出總數,不容易啊!
怎么學計數?
多年來,托力幫助家長解決計數、算術相關疑難雜癥,依靠的是下面的三個原則。? ? ?
1、遵循幼兒計數能力的發展順序:
口頭數數(背12345)??
按物點數(伸出手點數)??
說出總數(一共有幾個)??
按數取物(看到數字5就拿出5個蘋果)??
目測數群(一看就知道是5個蘋果)??
按群數數(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
2、遵循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
動作思維(伸出手點數)??
表象思維(看著圖片數)??
邏輯思維(說出數字3可以表示的物體)
3、多玩多數,怎么好玩怎么數:
伸出手數,用眼睛數,用鼻子數,大聲數,小聲數,數樓梯,數水果,數鞋子、數衣服——你會發現小朋友對數的感覺越來越好。
所以學數學要慢慢來,基礎概念扎實了才能過關斬將后勁足。比如學習計數,就是要在數5以內的小數時讓小朋友了解數的意義,在生活中多玩多看多數。
在家怎么玩?——不收藏就虧了的計數游戲(數量篇)
1、都都數學游戲
推薦:自由模式-小農場-level2
2、根據骰子點數擺棉花糖
3、擲骰子擺星星
4、擲骰子擺小魚(最后比比誰的小魚多)
5、擲骰子贏小動物(可以把小動物換成水果、巧克力)
二、空間感
我們生活在空間世界中,不可避免地與空間打交道,比如嬰兒需要發展空間知覺才能夠著奶瓶,才能爬到沙發旁邊。同時當我們描述任何事物的存在時,都會涉及到空間關系,這幾乎是所有事物的共性。甚至當小朋友在學習計數(桌子上有3個蘋果)、畫畫(樹上有只鳥)時也會考驗他的空間知覺。
其實兒童空間知覺的發展包括對物體形狀、大小、遠近、方位的認知,今天我們學習最基礎的空間方位——上下。
怎么鍛煉空間感
兒童最初是通過日常的身體運動去認識空間的,在移動的過程中,開始探索空間、距離、位置關系。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空間對于小朋友來講是非常直觀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很多生活場景鍛煉小朋友的空間感。
多爬多滾多運動
爬行是小朋友探索世界的開始,不僅鍛煉手足協調能力、促進肌肉發展,同時對于小朋友視覺空間的發展非常重要。
爬梯子、下樓梯、蕩秋千等活動給小朋友天按所空間的機會,您也可以讓小朋友用大積木、箱子、木板等建造他們可以進出的結構,感知上下、里外、大小、遠近燈空間概念。
多動手
愛動手的小孩都很聰明,多讓小朋友用積木、樂高、迷宮、拼圖等材料進行游戲。
您也可以借機引導小朋友感知空間概念,如“這塊黃色的積木你想放在藍色積木的上面還是下面?”“小狗的后面坐了幾只小動物呀?”
多張口
生活中我們經常忽略了讓小朋友張口表達、敘述的過程,很多話都幫小朋友說了。
比如去超市買東西,問娃“你想吃什么”,娃伸手指了指“那個”,家長接著問“是這個嗎”,娃點點頭,然后結賬走人。
換個方式溝通,比如你說“我來猜猜你想吃什么!是在黃色糖果的旁邊嗎?”“你想吃的糖是在貨架的最上面嗎?”等等。
學習的結果不僅僅是聽得懂,做得對,最難的是講得清楚。如何有條理地用語言描述物體的位置,說出“~在~的上面”這樣明確的空間方位語言,對于小朋友的空間思維能力是不小的考驗哦。
幾個空間小游戲
說一說: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學習最難的是講得清楚,快讓小朋友說一說他看到了什么呢?
找一找、擺一擺
“把三角形放在正方形的上面,正方形下面有一個圓形......”
“快幫我找到茶幾上面的餅干,然后悄悄告訴我有幾塊呢?”
“故事書在窗戶旁邊的桌子上。”
“快把手機放到沙發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