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在切除右腿上的血管瘤并因此致瘸之前,他所擁有的比普通人要多,他聰慧能干被人稱之為“天才”,有一個同樣能干并愛他的女友(Stacy),有兩個視他如兄弟的好朋友(Wilson和Cuddy);他的職業雖然有風險但在社會中受到尊敬,是待遇很好且體面的工作;他與父親的關系雖然緊張,但并不意味著他的父親不愛他,與父母雖說不是親密無間,但也是最慣常的親情。這樣一個人,未免讓人覺得過于完美了些,稍不留神,就容易被供上神壇成為所謂的“醫神”。
所以,必須讓他殘缺,無論是在身體還是心理上。只有這樣,他才能不走進神壇,而是成為與你我一樣的人。事實上,所有被冠之以“神”的人,我們對它的崇拜是一種迷狂,是一種完成我所不能做到之事的強烈愿望。在“神”那里擁有你我所不具備的能力,崇拜它讓我們有一種自身殘缺被補足的錯覺。但是,崇拜無法讓我們完整,愛卻可以。崇拜的力量遠不及愛的力量那樣深遠和持續,因為愛是一種感同深受,是一種從他者身上發現自我的過程。“神”因為太過完美,我們匍匐在它的腳下,感受到的是自己的卑微與弱小。然而人皆有缺陷,我們在交往中不斷發現和補足,我們愛與被愛,并因此不斷完善自我。
第一步是讓他瘸。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血管瘤,因為延誤的治療而演變成一場斷腿的痛苦手術,折中的方案是保留了腿卻從此讓豪斯一直處于持續的疼痛之中。雖然對于豪斯這個人來說,這讓他痛不欲生,但對于一個有著“天才”特性的電視角色來說,持續的肉體痛苦卻讓他變得平易近人了。單純精神的痛苦難以實像化,即使能夠通過電視語言表達出來,也很難持續,一不留神“天才”就可能演變成一個自怨自艾的瘋子了。相比之下,持續的肉體痛苦和因此接踵而至的精神痛苦,卻能長期為塑造人物的性格服務。這是堪稱絕妙的人設,這條瘸腿成了這個角色最完美的標簽,幾乎可以以此來概括這個人的品性。
第二步是讓他孤獨。上天贈予他天才的時候,也同樣要拿走一樣東西作為補償。說凡天才皆孤獨未免有些夸張,但天才有著自我運行的小宇宙,理解事物的方式要么更快,要么軌跡與普通人大為不同。因此,天才總是很難讓常人理解,即使常人努力去理解,也要花費足夠長的時間,于是天才與常人就存在著一個時間差。豪斯的天才是他診斷過程的跳躍和大膽,它們遵循著他內在的邏輯,卻讓外人感到驚心動魄。醫生這樣一個職業,讓這種天才與不被理解造成的戲劇張力變得更為明顯,因為“我們是醫生,我們犯錯會害死人”。
第三步是拿走或說折磨他的愛情。從Stacy到Cameron,從Lydia到Cuddy,這些女人從豪斯的身邊來了又去,愛情從來沒有順理成章地被穩定下來,這既是人物內在性格所致(天才注定孤獨嘛),又是為了劇情發展不得以為之。除去Cameron的“一廂情愿”,其他三位與豪斯的愛情都是他主動出擊。這樣一個角色你很難去說他沒有“愛的能力”吧,但正如他天才的那一面一樣,他表達愛情的方式仍然是另辟蹊徑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強悍如Stacy也只能勉強駕馭,在戀愛關系中兩人算是平手,最終雖未走到一起,但至少是友好再見。相比之下,Cuddy與豪斯卻走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個中緣由雖與編劇的狗血脫不了關系,但歸根結底Cuddy與豪斯的愛情里參差太多雜質,牽絆著各種私人與公眾的繩索,其結果只能算是作繭自縛,只能靠一次決絕的分手來尋得解脫。
三步之下,豪斯與眾人的距離便近了。當劇集發展到第四季時,連豪斯最為出眾的診斷天才也在被悄悄地弱化,對于團隊能力的肯定是劇集將豪斯從神拉到人這一層次上的進一步努力,其后的種種事件:Amber與Kuntner的死,精神病醫院的治療也同樣是這一努力的表現形式。站在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說前三季是一個造神的過程,那么第四季起,便是如何讓這個神成為人的過程。
這完整的八季說白了是不斷地把豪斯從“醫神”還原成為人的過程,這種對于塑造一個完整角色的企圖心如此強烈,以至于第八季的最后幾集,讓一向妙手回春的豪斯面對迄今為止最痛苦的事件:Wilson的癌癥。不可治愈的癌癥就像是一張嘲諷豪斯天才醫術的臉,任憑你再怎樣厲害,再怎么會折騰,終究還是要面對每一個普通人都要面對的痛苦。我們很難去稱量將死之人痛苦還是面對將死之人自己卻束手無策更痛苦,又或者說這兩種痛苦是硬幣的兩面,他們的痛苦是等值的。只是對于一向對自己能力有著堅定的信任的豪斯,面對這樣一個事實,而這個事實又與自己最重要的人相關,這種痛苦造成的傷害與他的天才是正比例的。
最后一集還未播出,但是豪斯以一個“人”的形象卻已被牢牢地樹立了起來。這部劇結束之后,如果有人問我《豪斯醫生》是不是最出色的美劇?我認為不是,但是如果有人問我豪斯是不是最出色的電視角色?我的回答一定是“是”,而且沒有之一。我對這個角色的感情既不是崇拜,也不是什么“又愛又恨”;我對他只有愛,因為愛他就像是愛我自己,讓我看到我的那些缺陷,讓我在不斷發現中獲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