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行為,收獲習慣;
播種習慣,收獲性格;
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那時小學老師這樣諄諄教導我們,那時的我只會認真點頭,其實并不懂這是什么意思。但是現在,我從很多人身上看到了“播種行為,收獲命運”的真實案例,有的讓人欣慰,有的讓人觸目驚心。
十歲的小東經常去同學家玩。同學的父親是政府干部,家里每天收拾的窗明幾凈,桌上的時令水果四季不斷。這跟小東的爸媽每天忙著去田地干活,回家后舀瓢涼水就吃飯,家里到處亂七八糟的生活,簡直就是兩個天地。同學媽媽鼓勵他說:“只要你好好學習,也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渴望改變生活現狀的小東把這句話銘記在心里。
轉眼間小東考上了外國語學院,畢業后成了國家某重要領導的翻譯。現在的小東經常出國,他用實際行動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 不用每天下地干活,就能住上干凈明亮的大房子。
而小亮則是個相反的例子,當他成績下降時,他爸爸,本村唯一的養殖大戶說,咱也不靠學習掙錢,只要能混個大學文憑就行!結果小亮大學畢業后就回家幫爸爸干養殖。后來養殖業衰落,小亮早失去了獨立創業的決心,現在每天刷屏、網購、去養殖場走一遭,過著無所事事的生活。
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但關鍵的路口往往只有幾步。也許別人的話對你的價值觀有很大影響,但行動的主動權握在你的手里,你的命運還是由你自己來決定。
當你開始行動,你就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勤奮好學的習慣或者得過且過的習慣。這種習慣慢慢形成了你堅忍不拔或者懶惰性格,慢慢的,兩種命運從此分岔,兩人的距離越來越遠,直到最后涇渭分明: 一個是靠實力吃飯的自強不息的人,一個是躺在床上刷屏,無聊混日子的人。
也許有人說,只求生活溫飽,躺在床上刷屏也很幸福啊。是的,可關鍵人是種群居的感情生物,沒有人是單獨的個體。這個真實的故事也遠遠未完: 后來兩人的父母同時生病,小東把他的父母接到北京去治病療養,而小亮則東拆西借的四處湊錢給父母治病,親戚朋友鄙視他每天無所事事,誰也不愿借給他,因為他沒有償還能力。
當一個人無力為至愛的親人治病時,談什么個人幸福?要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從現在開始,就要把成功當作目標,為你的目標積極行動起來。當你把有目的的行動變成了生活習慣,你的性格就會變成積極向上的模樣,一個勤懇做事的人,命運之神終將不會虧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