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卷毛佟(原創文章,歡迎點贊關注,轉載請聯系作者)
跟我一起成為“生活玩家”
每次出去玩完回來,被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你是富二代嗎,怎么有那么多時間和錢出去玩,真羨慕你們自由職業者”。我真的希望你們說的是真的,可是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我不是富二代,但我會努力讓我的孩子成為富二代的。
我就是一介平民,普通北漂,每天一樣擠公交上班下班,一樣吃大包子雞蛋灌餅,一樣和哥們路邊擼串喝酒罵娘,一樣春運買不到票,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但卻有點小夢想的屌絲。
來北京這么多年,說來可悲,我并沒有讓我的銀行卡里的數字越變越多,而是很長一段時間,就像心電圖一樣,起起伏伏,攢了一年錢,出去玩一圈花光了,回來再攢了一年,又出去玩了一圈錢又花光了,回來再繼續攢錢。有的時候身邊人都說,你該攢點錢了,我說那也不能光攢不花呀,等錢攢了一大把,青春也回不來了。我認為,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想等到老了,再去彌補青春的遺憾。
經常看到網上很多人在抱怨,說工資太少,哪有心情去旅行,工資太少,哪有錢去發展業余愛好。也經常看到網上各種文章誤導年輕人,什么月薪一萬如何在北京生活,里面寫的內容全是在扯淡,我09年來北京,工資只有1300,但是來北京2個月,我就買了一個3000多元的入門級單反相機,因為我喜歡攝影,我就要想辦法去實現,我辦了信用卡,分期付款12期,每個月還款300多,這樣我每個月還剩1000塊錢,我住的房子每個月租金200塊錢,五環外不見天日的犄角旮旯,10平米住著3個人。還剩下800塊包括了我吃飯交通電話的錢,確實月底會手頭緊張,但是我依然過的很快樂。
第二年我第一次出國,去了尼泊爾,花光了我所有的積蓄,當時我的工資也不過3000塊錢。也許你們不贊同這種消費觀念,但無論怎么消費,我們不都是為了求一個開心嗎。雖然我的資金賬戶沒有一直快速的增長,但是我的閱歷賬戶額度卻一直向爬山一樣,不停的上升。這幾年我去了很多地方,有名的,每名的,見過各種地方各種各樣的人,我吃過各種地方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我睡過各種地方各種能睡覺的地方。
我想,我一直在給人生閱歷的賬戶儲值,這是一輩子都不會后悔的行為,有沒有想過有一天,當你老了哄孫子的時候,你跟他講,爺爺這一輩子,除了賺錢什么都沒干過的時候,他會怎么想。因為我本身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沒有那么高,所以我的生存線就會比較低,我并不是不喜歡錢,我只是覺得,年輕的時候,不要把賺錢當做人生的唯一,更重要的是要去體驗生活,嘗試可能,使我們脆弱,稚嫩的生命得到更多的磨練。
去年我去非洲爬乞力馬扎羅,是這么多年來花費最高的一次,一共花費了2萬多,光登山費用一項就花了1250美元,但是當7+2這個想法在心里萌生之后,就真的再也掩蓋不住了,它就像新出土的小嫩芽一樣,雖然弱小,但是力量巨大,當夢想擺在眼前,且困難重重的時候,如果你退縮了,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它根本不是你的夢想。
2萬多對我來說,算是一筆小巨款了,我該怎么辦。眾籌,是當時最流行的籌集方式,想了就做,開始寫眾籌文案,希望得到身邊人的幫助和支持,但是他們為什么要幫我呢,就算關系好,這也是一個人情啊,所以我想了一種交換的方式,大家來支持我出行的資金,我會給大家一些回報,首先每個人都會得到一張我親自設計的明信片,我還會給支持我的人做旅行的分享,我還可以幫助要出去旅游的人制定他們的出行計劃和攻略,最后我希望寫一本書,當書上市的時候,給每個人都會贈送一本。雖然現在還沒有寫完,但是當時支持我的人的名單一直存在我的電腦里。
這是我能做到的回饋,對于他們的支持,沒有金額限制,1塊錢也是愛。本來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做做看,但是沒想到,眾籌文案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出去后,10天的時間竟然籌到了21773元,支持我的人達到了137人,完全超出我的預期,而且這137人中有一半我都不認識,他們有朋友的朋友,有慕名而來的陌生人,非常非常感謝這些人能夠給我莫大的支持,幫我克服了夢想前面的困難。我想我是用我的真誠和對夢想的執著打動了這些人,所以,沒有困難的事情不叫夢想,如果你真的想實現夢想,所有的困難都會想到解決的辦法。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句歌詞,“出發啦,不要問那路在哪,迎風向前,是唯一的辦法”。出自縱貫線組合成立唱的第一首單曲《出發》,這首歌的原名叫《亡命之徒》,聽起來有點血腥,但是在奔向夢想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做一個“亡命之徒”。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感謝您的關注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