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薄的一本書,要兩個星期才看完,確實需要跟多的讀書技巧了。
? ? 像所有勵志類、成功學或教授學習方法的書一樣,讀《把時間當作朋友》并不需要去推理論證作者的觀點,需要的只是信仰作者的觀點,并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堅持不懈地實行。我這么說并沒有要貶低它的意思,作者也說“更重要的是行動”。
? ? 閱讀起來,作者在強調這樣一個事實:出身、家勢、人脈、智商對于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影響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人對自己的控制,提前的準備和計劃,堅持不懈的行動。而這一切都是可以通過自我訓練而習得的。
? ? 全書給我最大震撼的一句話是:“我們竟然可以用我們的大腦控制我們的大腦。”作者故意用一種堅定不移、眾所周知、平靜的語氣說出這句話。我不知其他人是否如作者所暗示的那樣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我是從來沒有這么想過更沒這樣做過的。一個人活到一定的年紀當然知道什么事是正確什么事是不該做的。十幾歲的少年也應該知道天天打游戲是沒有前途的,但卻完全管不住自己。而一旦認為“你不應該錄屬于你的大腦,而應該是你擁有你的大腦,并且應該控制娃娃親的大腦”時,問題就由“不能天天打游戲”轉化成“你要控制你的大腦”,作者又明確地告訴你,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腦。只要有一次成功的事例,控制自己的大腦將在所有的類似問題發揮作用。原本是理智與慵懶天性的斗爭,變成了控制大腦的游戲。
? ? 另外,對于這書的最終感悟在于:“行動起來”是管理好時間的重要保證。只有那些將計劃付諸行動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有科學合理管理好時間的機會。工作中有很多人都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熱衷于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計劃或規劃做的是漂漂亮亮,工作措施是一條又一條,聽了讓人激動不已、熱血沸騰,可一年過去了,問題還是那個問題,沒有一點點進步,甚至還退步了,這就是沒有解決好“計劃”和“行動”的關系,重視了前者卻忽視了后者,結果仍然無法讓人滿意。
? ? 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迅速行動,不要在等待的道路上左顧右盼、猶豫不決,浪費的是時間和青春,絕對不要像《明日歌》中所唱“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那樣蹉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