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兔賽跑,這可能是我們最早接觸到的故事,主題是什么好像已經忘了,是譴責兔子的傲慢自大,還是贊揚烏龜的堅持不懈,還是兩者都有?先不管這個,我今天想說的是,這場看似力量懸殊的賽跑其實是一個非常值得分析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典例。
首先,烏龜為什么要和兔子賽跑?或者反過來,兔子為什么要和烏龜賽跑?不管是誰發起的邀請,在我們“觀眾”看來,烏龜是不自量力,兔子則有些恃強凌弱的感覺。但其實,在故事原先的設定下,烏龜和兔子起先是不知道對方的真實速度的,頂多就是兔子知道可能自己會快一點,但絕對沒想到會快這么多,不然它完全可以選擇在起點睡覺,而不是跑到一半再睡。烏龜也絕對沒有想到自己原來那么慢,要不它也有很大的幾率會放棄比賽。
博弈雙方都不知道對方的實力和底牌,這就構成了不完全信息博弈的開始條件。只不過在這場比賽中,兔子有著先天的優勢,烏龜有著極大的劣勢,這就注定了處于劣勢的一方有很大的可能提前暴露自己的實力和底牌。
第二個問題,兔子為什么要睡覺?明明對于一場比賽來說,中途睡覺很有可能不利于比賽的勝利,為什么兔子還是選擇這么做?以往的解讀是兔子看到烏龜遠遠落后,心生驕傲之感,覺得烏龜是不可能追上它的,所以不如休息一下,借此羞辱烏龜。這個解讀很正確,但也很奇怪,如果你是兔子,你難道不會有同樣的感覺嗎?作為一個理性和感性并存的人類,我認為兔子心生驕傲是很正常,但是中途睡覺這種表現,可能并不只是驕傲的表現,而是隱含了另一種更為高端的策略——軟威懾。
這個只是我自己起的名字,我們都知道強硬的威懾是什么樣子,雙方將自己的全部實力放在桌面上,發現自己都有一步“將軍”對方的能力,于是達成協議,你不動,我不動,形成僵持局面。這時候,一方稍有不慎或失去籌碼,就可能被對方攻個措手不及,就像《三體》里水滴在地球引力波宇宙廣播系統被摧毀之后發起的攻擊一樣,快速而致命。這種硬威懾需要相當的實力和強大的集中力,而在現實中,適用的情形非常少,美蘇爭霸算一個。
我所說的軟威懾,和硬威懾的方式完全不同,也不是你想象的先麻痹對手在博弈最后給出致命一擊,而是用一種“萬變不驚”的態度直接讓對方放棄掙扎。這在博弈學中是某種信息釋放,通過一種損害或不利于“自身”的行為表現,傳達出一種明確的信息——“我就算這樣摧殘自己,也還是能夠碾壓你。”
很多人不能理解這樣“自殘”的行為,認為這只是一種個別人的心理問題,但其實沒這么簡單,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之間傳達出這種信息。在每一年的3.15晚會結束之后,都會有一大堆段子手出沒,說的最多的除了譴責無良商家,就是調侃自己還能活到現在。這就是一種不具體針對任何人,或者說針對所有人的宣言,“我吃了這么多垃圾食品,還能奇跡般的活下來,你說我厲不厲害?”
這樣也就可以理解了世界上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酗酒、吸毒,初衷可能都是在挑戰自我極限,并想著能夠向世界、向身邊人發出不平凡的宣言,只可惜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在漸漸控制不住的酒癮、毒癮中丟失了自己的偉大志向。
失敗就一無是處,但如果成功,更大的付出將換來更大的回報。
學習,和酗酒、吸毒一樣,也是一種“自殘”的行為,只是不容易上癮。努力學習的我們,近視越來越嚴重,為了完成作業有時還得熬夜爆肝,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有些人接近崩潰,但我們為何還要繼續這么做?只是因為這種學習“自殘”行為能夠換來社會的認可,而酗酒吸毒不行。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學位,將自己的學歷作為最大的籌碼,目的還是為了向社會發出一種信息——“我讀了這么多年的書,受了這么多年的苦,還能頑強的活下來,你說我值不值得比普通人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沒錯,學歷也許沒法真實代表一個人的實際水平,但它仍然是大家最看重的標準,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中,高學歷者往往付出了更多的代價。那么其他人不能也通過付出相同的代價來換取認可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學神”幾乎能夠選擇任意大小的學習量,而作為不是“學神”的你我,如果強行效仿,會對自己造成更大的傷害,得不償失。
回到兔子和烏龜的賽跑,在奔跑的過程中,兔子發現自己的實力遠在烏龜之上,它本可以直接沖到終點宣告比賽的勝利,但這樣游戲就不好玩了,或者說,這樣會提前暴露自己的底牌。所以,它選擇了軟威懾,冒著一定的風險,將自己的勝率從百分之百拉低,在賽道上睡覺,目的就是想告訴烏龜,還有在場的各位,“比賽毫無懸念了, 我就算睡一覺也還是能贏。”通過這種看似自大的宣言,試圖擊垮烏龜的心理防線使其放棄比賽,也讓圍觀群眾清楚地知道兩方實力差距所在。這樣,如果成功的話,不僅能贏得比賽,還可以為日后減少那些不自量力前來挑戰的對手,兩全其美,實在是高!
兔子最終輸了比賽,因為有兩個因素它沒有考慮好,一是對于”烏龜“這個的對手的錯誤估計,另一個就是缺乏”軟威懾”的應急措施。前面我想大家可以理解,后面的應急措施就是指,當被威懾方可能打破局面的時候,威懾方應該做出的“展示底牌”的舉動。也就是說,當烏龜靠近時,兔子應該準備一種預警機制,用實力將距離進一步拉大,然后繼續采用“軟威懾”,如此反復,便能總在烏龜認為有希望獲勝的時候將它帶入絕望的深淵,以徹底擊垮其比賽的自信心。
最后一個問題,烏龜為何一直堅持比賽?我只能說,故事里的烏龜,如果已經很清楚的接收到了這種“威懾”信號,還是繼續向前,那么它的設定就已經超出了常人很多個檔次,這種“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在博弈中非常危險,也沒有人會為一場注定失敗的戰斗做準備。很多人有疑問,如果兔子這是一種“虛張聲勢”呢?
有可能,我記得仙劍三里景天在邪劍仙攻打蜀山時穿上了飛蓬戰服迎戰,其他蜀山弟子則在寺內玩的玩、吃的吃,最終以這種方式擊退了敵人。這是一種虛張聲勢換來的勝利,但我看到的是景天不停的哆嗦和其他人有意無意流露的擔心。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虛張聲勢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緊張的癥狀,而一旦被發現,就相當于宣告了失敗。所以,如果說兔子是在虛張聲勢,我們肯定會看到兔子睡得很不安穩,時不時睜開眼睛觀察烏龜的情況,但它很明顯是真的睡著了。在面對一個如此從容不迫的對手時,我想烏龜如果真的感覺到了這種”威懾“,應該也會選擇放棄了。
所以,我更愿意相信的是,烏龜并沒有感覺到被威懾,它只是執著的向前,呃...說錯了,應該說是盲目的向前。
在市場經濟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壟斷企業,他們本來可以以最大的利潤賣出自己的商品、服務,但我們更為常見的是,他們選擇了不高不低的價格,有些甚至還因此負債累累。和之前說的一樣,這也是一種”軟威懾“,“我,相比本來可以成為的樣子,已經如此不堪一擊,你還是不能打敗我。”這種故意將自己陷于危險邊緣的舉動,對看得清楚形勢的企業來說,是一種“不要靠近我的地盤”的警告信號,而對讓那些看不清楚形勢、沖動求勝的企業來說,就是一個陷阱。一旦踏入,原本沉睡的雄獅就會驚醒,吞并你的市場份額,然后你就只能倉皇而逃,資金一去不復返。
烏龜顯然是那種沖動求勝的代表,賽前,它對兔子的實力幾乎是一無所知,這還可以理解,但在比賽開始之后,看到兔子幾秒內甩了自己幾條街,它居然還沒有看清楚局勢。也許是因為靠著“比賽開始就不能輕易放棄”的偏執,也許是靠著認為憑借自己的堅持可以戰勝一切的天真,總之,這些大眾所鼓勵的所謂正能量蒙蔽了它的雙眼和理性,讓它繼續犯錯。
如果說,在這場賽跑中,烏龜還有那么一絲贏的希望,那也是一場勝率幾乎為零的賭局,而且,烏龜賭的并不是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大,而是兔子的失誤。最后,雖然它賭贏了,也純粹是運氣,并不能代表它真的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因為,在那種情形之下,它明顯有兩個更好的選擇——
一、放棄比賽,省點體力,還能留點懸念。
二、睡覺,兔子悠閑,我也不忙,互相進行軟威懾。有點像葉孤城和西門吹雪在拔劍之前的對峙,先出手,就已經代表你的心理防線被攻破,只能“亮出底牌”,只不過在這里,烏龜和兔子的實力并不對等。所以,烏龜如果想獲得勝利,和兔子硬碰硬或者硬威懾顯然是力不從心的,所以只能選擇軟威懾。在這場對峙中,就算兔子因為按捺不住先行跑到了終點,我想,它也會有一種失敗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