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選自書:《關鍵對話》
利用對比法消除誤會
有時候,即使你沒有做任何不尊重對方的舉動,他們還是會在對話中感到不受尊重。誠然,尊重感出現危機,有時是因為你的做法明顯傷害了對方,但還有些時候,令對方產生這種感受完全是無心之過。
當對方誤解你的目的或者意圖時,你應當暫停爭執,然后利用對比法重建安全感。
對比法是一種是非型陳述,其結構包括:
打消對方認為你不尊重他們或者抱有不軌企圖的誤解(否定部分)
確認你對他們的尊重,明確你的真實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們認為我不重視你們的工作,認為我不想向公司副總匯報。”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認為你們的工作表現非常突出。”
這樣一來,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脅,可以繼續討論視察問題,尋找補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準備安排視察工作時,公司副總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當場解決,否則會給公司業務帶來巨大影響。這樣吧,我看明天能否讓她過來視察你們的工作,她要來這里參加剪彩儀式,我看看到時候能否向她展示你們的工作成績。”
在對比法中的兩段式陳述中,否定部分相對更為重要,因為它解決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誤解問題。對辛苦工作的員工來說,他們誤以為你根本不關心他們的付出,懶得向他們通報情況,可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因此,你必須首先說明不希望出現的情形以便消除誤解,讓對話中的安全感恢復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說明你的真正目的。記住,營造安全氛圍永遠是第一位的。
I:
有句俗話說得蠻對,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時候在與人溝通的過程里,我們難免會遇到自己的想要表達的意思遭到對方誤解的情況,導致雙方的溝通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為了減少在溝通中,因為我們一時的不注意,讓對方誤以為自己不受尊重、誤解了我們的意圖的時候,書中給出了兩點有效避免的方法:
1、理清對方認為我不尊重他或者是誤解了的地方,并告訴對方不是這樣的。
2、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并闡述自己的真實意圖。
A1:
近期公司總部的HRBP和法務部同事想要做關于公司法務制度和流程內容的宣貫,聯系了我們部門一起開會討論這項工作。
領導派我去參加了這個會議,在會議中他們希望我們部門能承擔起項目前期的員工需求調研、內容宣傳、主導后期定制化部門培訓工作。
但是關于這幾項內容,我的直屬上司與BP、法務同事的意見不太一致,認為需求調研不應該由我們主導,這個過程我們部門更多是協助的角色,在需求調研中,我們部門能協助的只是宣傳和提供渠道,制作具體調研問卷需要法務自己擬定。包括后期內容宣傳和上架,也不應該有我們部門來主導。
這個過程中,我認為我更多的需要考量我直屬上司的想法,而非完全滿足其他部門的需求。但是在與BP明確分工職責的時候,我直接就先表明了在這個過程里,我們部門只是協助的角色,具體想怎么做,時間節奏等要看主責部門。可能由于我的表述不當,導致了BP認為我對這件事情積極性不足。
反思:
其實我發現整個溝通的過程里,有幾個小漏洞:1、這項需要統籌幾個部門的資源的工作,缺少了一個PM角色的人。2、由于缺少PM角色,導致參與項目的幾方部門對于各自角色、分工、時間計劃都不明晰。
在這個項目里,HRBP是最適合承擔PM角色的人,我的目的是希望BP能明晰自己是PM的角色,然后傳遞我上司的意思,明確清楚我們部門在項目中可以協助的地方。
因此,當發現對方誤解了我的意思的時候,我應該跟BP說:
其實我能感受到你非常希望把這個事情做好,讓員工能更清晰法務相關的流程制度,我并非不希望把這個事情做好,恰恰相反,我和你一樣,也希望事情能辦好,給予員工一些制度流程上的指引。
但是在思考如何落地實施這樣工作的時候,我發現有幾個問題在阻礙我們更好地實施:1、這項工作缺少了PM角色的人,統籌所有參與部門的資源,推動整體向前。2、這項工作前期我跟我上司作過溝通,他的想法認為我們部門在這項工作中更所是協助的角色,我們能為大家提供的是渠道和協助宣傳,像專業性比較強的調研、學習資料制作由專業的部門來做會更有針對性,倘若在過程里大家有什么困難,有我們能協助的地方,我們團隊也很樂意幫助。
A2:
往后遇到類似的事情,我應該:
1、理清對方認為我不尊重他或者是誤解了的地方,并告訴對方不是這樣的。
2、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并闡述自己的真實意圖。
在這次事件的后續處理中,我應該進一步地整理清楚具體協助的細項,以郵件形式和BP溝通確認,過程中表達我對BP希望做好這項工作的態度的認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