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教你提高情商的文章,還是情商不高?因為那些所謂的“情商文”跟情商關系真的不大。
情商并不是獨立的,除了跟人溝通的技巧,還需要增加學識,閱歷,深度,廣度,個人修養,才能真正做到說話得體,辦事穩妥。
一
我是一個情商很低的人。
有多低呢?
大學時候,我在一個學校的國際交流處實習了兩個月。處里人手很少,一個男主任,一個女老師,還有就是身為臨時工的我。
那段時間很忙,除了長期在校的留學生們,連續來了美國,丹麥,英國的三個短期交流團。要安排他們的吃住玩,幾乎每天都要連續工作12小時以上,24小時待機,還沒有周末。
主任是臨近退休的年紀,身體多少有些吃不消。不外出的時候,吃過午飯他會抓緊時間在辦公室瞇一會。
一般午休時間,我們會把電話線拔掉。可有天不巧忘記了。
剛過一點半,就來了一個電話找主任。我看了一眼還在睡覺的主任,回對方:主任還在休息,您是哪位?有什么事兒可以跟我說。
主任本來已經被電話鈴聲吵醒了,聽我這么說,頓時就睡不下去了,嘆一口氣:開工吧,從我手里接過了電話。
掛掉電話,他立馬收起笑容,教育我:你可以說我在忙或者外出了,已經到了辦公時間還在休息影響多不好。
好了,先別急著笑我,我開頭就說過了我情商很低的。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但,這樣的事情也越來越少。
二
前不久有個很熟的讀者留言問我:牧牧,怎么提高情商?
恰巧去年我在公司的讀者群做過一個話題征集:大家身邊那些高情商的人,是怎么讓你覺得他/她情商高的?
沒想到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情商高活得多累呀;情商高的人都很虛偽;還是做一個簡單純潔的人好……
把情商高等同于虛偽,委屈自己,與現在流行的一些教人怎么提高情商的文章不無關系:《情商高就是好好說話》,《情商高就是說話讓人舒服》……
然后看文章中舉的例子和觀點,大多是把會說話=情商高,不會說話=情商低。
還有一些《能控制情緒是情商高的表現》,不過換成了: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影響他人=情商高,不能控制自己情緒影響到了他人=情商低。大同小異。
情商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分兩部分:向內化解負面情緒和愉悅自己的能力,以及向外愉悅他人的能力。篇幅有限,僅探討這些“情商文”頻繁討論的向外愉悅他人,尤其偏重說話。
三
歡喜這個讀者關心的也是怎么跟人打交道。
也是因為她這個問題,我才開始關心“情商”,才有了這篇文章。
我思忖了一下,是這么回復的:情商并不是獨立的,除了跟人溝通的技巧,還需要增加學識,閱歷,深度,廣度,個人修養,才能真正做到說話得體,辦事穩妥。
而很多教人提高情商的文章,卻把情商簡化為會說話,再舉上一些或真有水平或抖機靈的例子,確實看起來很實用。讀者看完一轉發,一收藏,就以為自己掌握了什么獨門秘籍,好像情商一下子就能提高了。
也無外乎當時做征集的時候,很多人會認為情商高就是虛偽地說著言不由衷的話,甚至誤認為情商高就要委屈自己取悅別人。
但實際上呢?看完這些文章,只能說是掌握了一些說話技巧。
會說話跟情商高有關系嗎?當然有。
掌握了一些說話技巧算是提高情商了嗎?當然也算。
但是,也僅僅是停留在“技”的層面。
而“技巧”本身只是更有效去利用你已有的——
一個本身就刻薄還不自知的人,學會了說話技巧,也不過是話里藏針,耍耍嘴皮子,還洋洋自得。
一個肚子里沒什么東西的人,即使學會了說話技巧,到了關鍵場合,也很難說出有水平的話。
一個不能體察別人情緒的人,即使想說出對方愛聽的話,也可能會適得其反。
四
所以,幾乎所有武俠小說里,真正的高手都是把內功練得爐火純青的人。不修內功,招式練得再純熟,也很難獲得更大精進。
總有人問我怎么寫作,而我卻不會再問任何人了。
文字是載體,遣詞造句其實每個人都會。文字技巧有用嗎?當然有用。但是寫得再花哨,也需要內核的支撐。而內核就是你的思想。而思想沒有捷徑,需要閱歷和讀書一點點去積累。
說話也是一樣,雖然是情商的一種外在體現,內里卻需要有相當的廣度,深度和涵養。
我們看一些人能敏銳體察到別人的情緒,旁征博引,博古通今,四兩撥千斤,交流的對象聽的心花怒放,卻又絲毫沒有委屈到自己,這就是閱歷,涵養和學識。
而現在一些所謂的“干貨文”,兩三千字教教怎么說話就能提高情商,兩三千字就能變美變時尚,無非是迎合了人們想要速成的一種心理。
實話沒幾個人愛聽:想提高情商需要多觀察,多經歷,多讀書,多思考,長時間積累;想穿好衣服,需要多試錯多反思,才能下手越來越準,找到適合自己的。
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捷徑。有時候你以為找到了捷徑,結果不過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最終還是走了彎路。
所有宣稱可以快速實現美白的護膚品,都是不安全的,我們保持著警惕心;但是到了人生,我們卻開始相信有捷徑。
五
說回開頭實習時候發生的那件事,我是情商低,表現出來的也是不會說話(雖然禮貌客氣句句屬實)。
根因呢?經驗不足。學生做了十幾年,成績好就行了,即使做一些社團學生工作也幾乎沒有虛以委蛇的機會,只需要認真做事實話實說。
還有就是那時候我不會去體察別人,嚴重缺乏同理心。
但是即使我做了幾件看起來情商很低的事情,主任還是盡了很大的努力,希望我畢業后可以留在他的部門繼續工作。而且,每次有做的不合適的地方,他必定會耐心提點我。
因為我翻譯東西還不錯,做事也認真靠譜。而且一次不妥當之后,我會反思自己,下次一定不會再犯。
進入社會幾年,自認為情商是在緩慢提高的,不是因為看了說話技巧的文章,是因為見了更多的人和事,在何種場合如何應對,慢慢就學會了;讀了越來越多的書,慢慢不再那么狹隘偏激,學會體諒他人,也就不會再咄咄逼人了。
我相信大多數人也是一樣,只要有想進步的念頭,喜歡反思,在社會摸爬滾打幾年,情商是會逐步提高的。
六
再多說幾句。
以前公司有一個女孩,她可以說是大家理解的“高情商”的典范,超級會說話,在公司里是左右逢源。
有一次剛跟我整理完一批物品,就接到了其他部門一個姐姐的電話,問有沒有見到那批物品。她面不改色笑嘻嘻地說沒見過,還給對方建議去問問誰。
我在一邊都替她臉紅。更別說后來那個姐姐問到我,我整個人尷尬癌都犯了。
這樣的人,自然是敬而遠之。
就像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在普林斯頓大學2010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木也寫過一篇《低情商的好人,高情商的壞人》,我不喜歡這種劃分方式。就像,你選擇做一個真小人,還是偽君子?為什么我們不能選擇做真君子呢?
我們當然要做高情商的好人。
學學怎么說話,當然是好的。只是不要本末倒置,以為自己會抖幾句機靈就是情商高,其實很可能只是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