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澆水
? ? 1.水的分量: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也不同。有的植物需要每天澆水,有的植物一周澆一次也能夠存活。即便沒有掌握植物的特性,也可以通過它的外形判斷它是否屬于需要經常澆水的種類。一般來說,觀葉植物需要經常澆水。同時葉子較薄或是花莖較細的植物要比葉子較厚或是花莖較粗的植物需要的水多。這可以理解為葉子較薄或是花莖較細的植物自身體內存儲的水分不足。與種在陶瓷器或是塑料花盆內的植物相比,種在土盆里的植物更需要經常澆水。因為土盆表面的水分容易蒸發。
? ?2.澆水次數:每個人種養植物的環境不同,故而澆水的次數也不同,因此很難明確的說幾天澆一次。一般來說,花盆內的土好像干了時,充分澆一次水直到水從花盆底端流出。如此,就可以知道每隔幾天需要澆一次水。春天和夏天,當花盆表皮的土干得發白時,就要充分澆一次水。根據種養環境不同,最好隔2~3天澆一次。喜歡水的植物也可以每天都澆。從秋天開始逐漸減少澆水的次數。到了秋天,每隔4~5天澆一次。
? 3.澆水時間:夏天的時候,最好在早晨或是太陽落后澆水,要避免在中午澆水。冬天最好在上午10點左右澆水。若晚上澆水,氣溫較低,植物的根容易被凍傷。
二、土壤和肥料
? ?1.排水材料:放在花盆最底部用來排水和通風的材料。一般人都會選擇鋪一層小石子,也可以用花園常見的小粒沙土代替。除此之外,打碎的花盆碎片,或是泡沫顆粒也可以用作排水材料。
? 2.土壤做好排水準備后,下一步是裝入土,大部分人會選擇和容易找到的培養土。為了保證養花新手在家中方便使用,市場上有賣混合好幾種土的培養土。不僅通氣性好,可以儲存一定量的水分,而且排水性也好,有利于植物更好的生長。經常養植物的人一般都會購買沙土和腐葉土等,按照一定比例(1:3)進行混合后,栽種植物。
? 3.苔蘚:提前購買好樹皮或者苔蘚等,等種植物時就可以放心使用。既可以鋪到培養土下面用來排水,也可以在栽種后覆蓋在土表。
? 4.肥料:植物生長除了水和光外,還需要養分。培養土里一般都含有養分,然而花盆培養土不同,養分持久力也會有差異,所以一定要提前確認。花盆內土壤持久力降低后,就需要我們親自施肥。一般來說,只有在春天到夏天,植物生長期才需要施肥,其他時候不需要。施肥太多和施肥不足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長,所以施肥量要把握好。
三、溫度和光照:室內植物最佳生長溫度在18~30度。夏天,如果覺得溫度很高時,適當的打開窗戶進行通風,或把植物放在樹蔭下。在冬季特別要注意最低溫度,如果覺得溫度太低,就需要將植物拿到房間內或是用塑料紙覆蓋,以阻擋寒氣。
【根據對光的需求對植物進行的劃分】
(1).陽性植物:葉子厚且窄,開花較多,大部分觀花的溫帶植物都屬于這一類。比如菊花、紫薇、大波斯菊,金光菊、大花馬齒莧和仙人掌等。
(2).耐陰植物:鼠尾草、鳳仙花、玉簪花、紫丁香、楓樹、杜鵑。
(3).陰性植物:葉子較寬,主干上葉子較少。觀葉植物屬于這類。陽光太強烈的話,葉子會變小,還會褪色,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灼傷。有椰子樹、橡膠樹、龍血樹、黛粉葉、虎尾蘭、秋海棠、常春藤、紫金牛、朱砂根、麥冬等。
^_^直射光(室外或室內陽臺):吊鐘花(鈴兒花)、三色堇、天竺葵、矮牽牛、球根植物屬;球蘭、變葉木、虎尾蘭、福祿桐、仙人掌科多肉植物類。
^_^明亮的地方,半直射光(居室窗邊的陽臺或有陽光的窗臺):非洲紫羅蘭、非洲桃花、秋海棠、紅掌等大部分開花植物;龍血樹、肖竹芋、鳳梨屬、垂葉榕等大部分室內植物。
^_^背陰地(廚房、浴室、玄關等陽光射不到的地方):白掌;合果芋、圓葉蔓綠絨、霹荔、常春藤、草胡椒。
四、環境條件
? ?1.通風防蟲害:室內屬于密閉空間,沒有風且很干燥。而室內只要通風就可以預防植物的蟲害。原產地在熱帶或是亞熱帶地區的觀葉植物放在干燥不通風的室內,會出現很多蟲害。春天和夏天這樣氣溫較高的季節,需要經常打開窗戶進行通風換氣。這不僅對植物生長好,也有利于人體健康。白天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為人類創造舒適的環境。但是,如果白天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室內沒有風,空氣就無法流動,植物周圍的氧氣濃度就會升高,二氧化碳濃度會降低,會導致光合作用無法正常進行。所以,通風是植物生長必備條件之一
? ?2.調節濕度的方法:高層的空氣濕度一般為20%~40%,這對于植物生長而言偏干燥。因此,需要打開加濕器或使用噴霧器,為植物創造一個濕潤的環境。除此之外,找一個較大的容器,底部鋪一層石子,再盛水,水量由自己決定,然后把植物放在上面,或者多種植物同時擺放上去。如果因為忘記澆水而導致花枯萎,則在充分澆水后,用塑料紙包住,放在陰涼地就可以救活。
五、換盆:每隔2~3年植物都需要移栽到一個更大的花盆中,或將植物分成好幾株進行分養。這樣花盆不僅可以給植物的根提供更寬敞的生長空間,還可以通過新的土壤,讓植物成長得更健康。
? ?1.換盆的時間:根部長滿花盆空間,甚至都從排水孔中長出來,或是土固化不能吸收水分,或是根部腐爛導致下面的葉子泛黃,甚至凋落,若出現這樣的情況,就需要立即更換花盆。一般來說春天和秋天是換盆的最佳時期,因為在晚秋或冬季更換的話,氣溫太低植物無法生根。
正常來說,生長較快的觀葉植物或開花植物需要一年更換一次花盆,較小的觀葉植物或是生長較慢的仙人掌等多肉植物需要兩到三年更換一次,移栽到更大的花盆中,或是將植物分成多株進行分養。
蘭科植物則是在根部長滿花盆時更換花盆,一般在萬物新生的春季進行。除這個時期外,若出現澆水后花盆的土干得很快,或是因花盆太小出現植物的根部都無法生長的情況,也需要更換花盆。
? ?2.更換花盆時的注意事項:往花盆里填土時,如果使勁按壓,土會變得太實,導致排水不通暢,土壤的量差不多占到花盆空間的70%就可以了。如果比這個多的話,水就無法均衡的浸入。如果是不喜歡水的植物,最好在花盆表面鋪上石頭或者苔蘚
換盆之后,除了仙人掌屬,其他植物都要充分澆水。但是,若換盆后施了化學肥料,則最好在一個月后再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