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知識,用策略,教孩子,歡迎來到“學唄”育兒。有些孩子在生人面前不敢說話,很不自信;有些孩子愛說話,但說不清楚;還有些孩子說話顛三倒四,語言邏輯能力差。最近,公眾號”童話阿特”里的一篇文章提到:這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的表現。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在7歲之前,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3歲之后,講話就有先后順序和條理性了。但在這一時期,如果孩子不敢說話、啰嗦、沒有條理,家長就需要及時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表達能力。文章中給了3點建議。
第一點:鼓勵——讓孩子從“怕說”到“敢說”
或許家長們沒有注意到,其實孩子在不敢說之前是很愛說的。很多時候啊,家長在聊天時,孩子在一旁鬧騰,時不時插幾句話,可家長總說:“大人們說話,小孩不懂別亂說話。”這樣的語言或許就會打擊到孩子,孩子逐漸就不敢說了。要培養孩子“敢說”,家長就需要多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孩子表達錯誤時,家長可以說:“沒關系,下次你可以說的更好?!焙⒆涌傁M玫郊议L的認可嘛,讓孩子大膽地說,成為一個“小話嘮”并沒有什么不好的。
第二點:積累——讓孩子從“敢說”到“會說”
想讓孩子“會說”,當然少不了語言組織能力的訓練。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與孩子不停地互動,說說自己看到的現象,周圍發生的大事小事兒等等。不論孩子聽懂多少,家長事無巨細的描述中,孩子自然會潛性吸收一些。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講講故事,家長講述一遍,然后讓孩子聽懂后嘗試復述一遍。在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帶領下,就能培養孩子語感,增強口頭表達能力,同時還能讓孩子練練膽兒。
第三點:訓練——讓孩子從“會說”到“能說”
不難發現啊,能說會道的人邏輯思維能力都很棒。家長或許會疑問,這么大點兒孩子就要培養邏輯思維嗎?心理學家稱:一般來說,孩子從3歲就開始就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晚上睡覺時你和孩子說關燈咯,孩子就知道該睡覺了。孩子會根據自己的邏輯思維看到一些現象,來“順理成章”地理解事情。所以說,想讓孩子“能說”,經常培養邏輯思維很重要。比如,在孩子表達時,家長多問孩子為什么,在孩子表述前因后果時就能訓練出條理性、邏輯性的表達方式。
孩子今后與他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表達能力。孩子從小敢說招人喜愛,孩子會說令人贊嘆,孩子能說才令人佩服!到各大應用市場搜索下載“學唄”手機客戶端。獲得培養孩子優秀特質的完整策略,收聽更多育兒干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