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了一個婚禮,東北婚禮。我不知道南方的婚禮是什么樣子的,就簡單記錄一下東北小城市的一場婚禮吧。
準備一個婚禮,大概是兩個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了,所以,一場婚禮從來不是宴會當天一天的事。就像閨蜜的這場婚禮,她的父母,對方的父母,包括她們自己,至少至少,也得是一個月前開始準備了。要問哪里有那么多東西需要準備?從新人的大紅床單被褥、紅拖鞋、紅布到新人的婚紗、西裝、甚至是鞋子,雙方父母都是要提前開始準備的。前面提到的是基礎,事無巨細,爸爸媽媽們總有要買的東西。聽我媽媽說,姐姐結婚,二姨買的東西整整填滿了姐姐的閨房,滿滿當當。
前期準備我們當然是沒有參與,但是婚禮前一天的準備到是見過不少。下面這些事情的發生順序我不清楚,但是就是有這么多事。
吹氣球:婚禮當天新郎家的樓下需要有氣球搭建的門洞。當然,也有婚慶公司在門口鋪紅毯擺花籃的,盡管這樣,氣球仍然是必需品:裝飾房間or哄孩子玩。
包紅包:發紅包是婚禮當天的重頭戲,所以要提前準備超級多的紅包,大票的和小票的都要有。我在婚禮大總管那里學了一招:把所有的紅包后面寫好要發給誰,到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也不會出現應該給的沒給,紅包給多了不夠用這樣的狀況。
安排角色:誰是伴郎伴娘,誰是堵門的,誰是拎包的,誰抱著長明燈,誰抱著行李……提前安排好,到時候才不會人到用時找不到。安排角色還包括:娘家媽和婆家媽到了婚禮當天需要做什么……說實話,還是要做很多事情的,真的。
彩排:這個是重點,婚禮前都要彩排,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什么地方要注意不要發生意外。
只是婚禮前一天,就可以充分感受到婚禮當天會有多忙碌了。
婚禮當天:
1.新娘化妝。時間:凌晨四點。就算前一晚的單身party鬧到十一二點,新娘也要早起化妝,超悲劇。
2.伴娘團準備。準備包括藏鞋和堵門相關事宜。主要就是為了為難新郎,重點其實是要紅包。
4.新郎接親。時間:凌晨六點出發。由于新郎家很近,所以6:05就到了。所以準備時間并不充分。親戚們提前就來了,為了大家方便,房間地面全都鋪上了塑料布。其實條件允許的話,鋪紙殼是最好的,對地面的防護效果也好。東北的冬天很冷,但是一屋子的人,就算開著門窗,依舊讓人熱的發狂。
5.堵門。作為伴娘團,我們準備了保證書,網上常見的一款,新郎讀完需要簽字蓋章交給老婆。知道蓋章用什么蓋嗎?新郎涂上口紅,親口蓋的章。我們都蠻壞的?這才哪兒到哪兒啊!這算輕的了。
6.新郎換衣。扎腰帶。吃面條。割離娘肉。各種拍拍拍,照照照。新郎新娘今天就是人偶,全憑大總管擺弄。直到榨干新郎伴郎身上的紅包,給新娘穿鞋,新郎親自背新娘下樓。這個風俗各個地方不一樣吧,我們家這邊是哥哥或者弟弟背的。
7.進新房。接完親,新郎新年婚車環城一圈兒,送一對兒新人進新房。新房樓下新媳婦要給婆婆帶花。上了樓,進了屋,新人坐上擺著“棗生桂子”的新床,大胖小子滾過床,就開啟了新一輪的各種傳統流程。
8.“蔥錢”=沖錢。是旺財的意思。金盆裝著水,水里有硬幣,有紅繩捆著的大蔥。硬幣是錢,水也是錢,蔥是沖、旺的意思。新郎新娘用水洗手,抓硬幣,代表結婚以后財源滾滾。
9.吃餃子。有的地方也吃面條,臥個荷包蛋。餃子餡是生的,荷包蛋也是糖芯兒的,咬一口,旁邊的人要問新郎新娘“生不生”,哈哈,就是生不生的意思。
其實還有好多好多的細節沒寫進來。北方的婚禮,把各個地方的習俗和寓意詳細寫一寫,估計能寫一本書了。婚禮圍觀,也就圍觀到這里。大家下了樓,就都去酒店開席了。
婚慶典禮,就是婚慶公司的一套。這里就不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