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樣,何浩然下班回到了家里。“媽,飯做好了嗎?”一進門,何浩然就問。等了一會還是沒有回答,然后何浩然就走到了他媽的房間。只見老人正在偷偷的哭泣。何浩然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事情還得從三年前開始。何浩然在北京工作,過年回家的時候帶了自己的女朋友回家,老人見到自己的兒子終于有結婚對象了,心里高興的不得了。逢人就說,“我們浩然真有出息,取了個北京的姑娘,以后啊我可以到北京好好的跟著去享福了”。事情確實如老人想的那樣,春節過后沒有多久,何浩然就結婚了,也確實把老人接到了北京。何浩然知道,從小到大就只有老人一人把自己拉扯長大,一直就想好好的孝順老人家。現在成家了,事業也是蒸蒸日上,可以把老人接來身邊一起住,也方便照顧老人。同時,老人在家里也可以做做飯,節省了他的時間。
也許是城里人與鄉下人不一樣,每次老人都把剩余的飯菜收拾好,等待下一次再吃,衣服也不舍得買,偶爾兒媳為老人買件衣服,老人也是不舍得穿,要穿也是在節日的時候穿。見到認識的人,嘴上總是合不攏嘴,總是說,衣服是自己兒媳婦給買的,以此來顯示兒媳婦的好。可是老人心里清楚,兒媳婦從小在北京城長大,在鄉下人的眼中那是千金大小姐,什么事情都得讓著哄著。可是,就算是你讓著哄著,做為一個城里長大的孩子,從來沒有吃過剩菜剩飯,衣服都是名牌服飾,看到老人做的剩菜剩飯,不光是不吃,還口口聲聲嚷著“這是人能吃的么,我們天天上班需要營養補充,你這做的飯倒給豬,豬都不吃”。
不只是做飯方面不滿意,對老人來了之后何浩然每天下班不再接她下班,周末也不陪她看電影,逛街,游玩等也不滿意。后來,每天上班的時候老人都會囑咐浩然,下班讓他接兒媳婦一起下班回家吃飯,周末多出去走動走動,老人借口,成立的人都不認識,年紀又大了走走就累,就在家里待著看家。何浩然對于老人的轉變,看在心里。平時反而對老人更加的照顧,家里置辦了很多的健身器材,希望老人能夠自己在家里鍛煉。然后沒有想到是,之前的一些事情都不算,這才是要命的開始。
有一天,何浩然走在門口,聽見屋里傳來了大聲的吵鬧聲,
“這些都是我老公買給我的,房子都是我們一起買的,你什么都沒有出,這些器材應該我用。”
“這是我兒子給我買的,不適合你。”
。。。。。。
何浩然懵了,為什么一個好好的家庭怎么這樣了。他了解自己的母親,老人從來不會和別人爭吵的,現在和自己的媳婦兒吵架,那是老人忍受到了什么程度,難以想象。從此之后,無論買什么何浩然都買雙份,害怕兩人再吵架,一邊是生他養他的母親,一邊是自己的愛人,何浩然沒辦法選擇,只有這樣走下去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從吵架慢慢的就是打架。
有一次,何浩然親眼看到自己的母親被媳婦兒推到在地,一時氣憤就抓住了媳婦兒,就為這事,她說他竟然不幫她,回娘家住了一個月。
何浩然知道,在媳婦兒面前,他想做過好丈夫,在母親面前想做這個好兒子。可是兩人總是吵鬧讓他無比難受。如今,媳婦兒給了他最后的通牒,再不把老人送回鄉下去,就和他離婚。可是,這樣,他怎樣能開口。
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一定要分出一個高低主次,好讓她們知道自己在家中的位置,這樣才不會因兩個女人爭寵而搞得家里烏煙瘴氣。對男人來說,親媽只有一個,就算想換也換不了,而老婆離了還可再娶,對于那些做人老婆的女人一定要明白這一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就是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