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潮流圈冒險
怎能在朋友圈立足
你說新奇好玩才是你們的style
所以就不遺余力的尋找新鮮和好玩
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網民數量已達3.84億,其中未成年人網民已經占到了35.6%,然而,未成年人的鑒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弱,他們對一切新鮮好玩的東西有著天然的追捧。
學生處于一個身心都不健全,敏感、自尊心強,而傳統教育往往以成績劃分,給學生貼“好學生”或者“壞學生”的標簽,傳統義務教育其實是一種強制性教育,學生沒辦法反抗,只能壓抑,而被貼了標簽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走進網絡——這樣一個新的天地,他會驚喜地發現,在這里沒有人知道他原來的表現,沒有人知道他身上的標簽。
網絡上的人們,無論你過去如何,大家都在一個起點上,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這是一種重生的感覺,當然令人興奮,對他們來說,去網絡絕不是簡單的游戲和聊天,那是一種新的生活。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進入網絡都會有一種輕松感,因為他們可以暫時摘下面具,可以表現真實的自我了。
那么,就互聯網本身來說,有哪些地方吸引學生呢?——新奇、好玩。
一、自由性
互聯網是一個無國界的虛擬自由王國,在上面信息的流動自由、用戶的言論自由、用戶的使用自由。在互聯網學生可以逃離一切標簽,自由的交流、自由的發表意見,甚至情緒激憤的時候還可以爆個粗口,夠新奇和好玩。
二、開放性
互聯網是世界上最開放的計算機網絡。任何一臺計算機只要支持TCP/IP協議就可以連接到互聯網上,實現信息等資源的共享。學生不再只是被動的學,老師、學校的權威也慢慢被消解,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到很多知識,可以分享,和同學分享,和任何人分享,它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充滿著樂趣。
三、個性化
互聯網作為一個新的溝通虛擬社區,它可以鮮明突出個人的特色。 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喜歡彰顯個性,標新立異,在一個虛擬的社區,行為不受約束,更大程度是人的個性的顯現,人人都不一樣,這個好玩。
目前互聯網正在從早期前衛新銳人士的嘗鮮,過渡到主流社會的普遍運用階段。在此,不妨提醒今天伴隨鼠標長大的"網絡原住民",人是互聯網的主人,智者駕馭互聯網,愚者為網絡所誤。網絡不管如何精彩,畢竟只是工具,人的自由心智才是最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