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2
入海關的過程異常地簡單和順利。拿護照辦了個小手續,取了一下個人圖像信息,行李過了一個最普通的安檢。這就算是回到了親愛的祖國。
深夜的首都機場那么溫柔地迎接我們這群歸人。簡體的方塊字四處飄來,親切得好像可以拂去旅行的風塵似的。
相比出國受到的種種阻撓,回來得簡直太輕松了。輕松得讓我們有點兒接受不了。此刻再回想當初整個準備過程,真是無限感慨:
為了2013年1月份的出行,我在2012年11月份請假回家辦好護照;12月份忙了好幾星期簽證材料——網上填寫復雜的DS-160表格進行約簽,準備在讀證明、父母工作證明、戶口本、家庭房產證明、財產證明、介紹信、團隊名單、學校簡介……12月下旬前往北京,在冰冷的冬夜淋著雪尋找那個位置偏僻的如家酒店;清早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著厚厚的積雪前往擁擠不堪的美國駐京大使館面簽;簽證前的緊張、簽證程序的繁瑣都不算什么,揪心的是明明大家簽證都通過了卻唯獨我拿不到護照——整個團隊都急壞了。
由于時間緊張,我爹不得不親自來學校給我送材料,好在一切齊全,而且簽證官一樣也沒看;簽證時由于我的名兒是古漢語(雖說爺爺當初是查現代漢語詞典找到這個古字兒的),查不到對應數字碼,我就索性也沒填姓的數字碼,還好那個神色嚴肅的官員幫我填上了——根據我對這位叔叔的行為判斷,沒把我直接趕出去算他突發善心;根據我收到的一封郵件,我的護照最終在北京的一家郵局找到了;至于我在動車上研究生理課布置的作業~畫各級卵泡這種事跡,就不值一提了。
我提著箱子走上扶梯,腦中無數凌亂的畫面切來切去,一邊聽念著“Stand firm, hold the handrail.”的柔和女聲,一邊又回想從準備開始到從首都國際機場出發以及入關的一道道復雜程序,以及入美國海關時那嚴格的審查。百感交集。
到門口了,我們把飛機票交給Ben讓他給我們辦理消簽。然后相互道別,各自散了。
北京正沉沉睡著,這已是零點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