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碗南瓜粥,一份養育情。
我是被外婆養大的,從我2歲的時候開始。村里孩子多,總是能玩鬧到一起,外婆代替了母親的位置,陪著我長大。
后來,我從電視上看到一個新名詞,”留守兒童“,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也在這個行列。
可是,我分明又不同。
相較于同齡玩伴而言,我有新衣服、新裙子,有好吃的零食,更有零花錢,每天只知道玩,不做家務。
在16歲前十足的雙手不沾陽春水,連洗衣服都是那時年輕的外婆代替,在農村里活成了嬌嬌小姐。
除了母親不在身旁,其他的似乎更要幸福些。
2.
外婆有四個兒女,每個兒女各生了兩個兒女,可外婆只幫忙帶了我和我妹妹長大。
我從2歲到現在,我妹妹從1歲到現在,只要回家,大部分的時間都窩在外婆家,似乎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90年代到21世紀初期,我從小生活的這座小城還掙扎在溫飽的邊緣,除了日常吃飯和教育,似乎沒有更多的閑錢來花費,連零嘴也只是偶爾才會有。
那時的錢啊,真值錢,一角一角的算著花,從牙齒縫里省下的錢,全用在了我身上。
3.
外婆有一雙很神奇的雙手,能烹飪各種好吃的。
除了日常飯菜外,外婆最拿手的莫過于炸麻花、炸油渣、南瓜粥、南瓜粑粑、蒿子粑粑、炸冬瓜塊~~~等等一系列好吃的
在這其中,最令我深刻的就是南瓜粥,也許是因為這是唯一一個簡單的我能做出的,且味道差不多的美食。
一份四四方方南瓜小塊,一把洗凈的大米,加上一滴油,一勺白糖,依次放入電飯煲內。
當南瓜的黃色蓋住米粒的白色,成了一碗南瓜粥,色澤金黃,口感濃稠香甜。
簡樸的外婆用簡單的操作,給我的童年增加了不少美食回憶。
在缺少零食的年代,一碗南瓜粥,彌補了我好吃的心,給了我美味享受。
4.
工作后,我也曾在早餐店內,購買過同樣的南瓜粥,色澤金黃,稀稀拉拉,完全少了南瓜粥的味道。
后來,我靠著記憶中外婆的做法,復制出一份同樣的南瓜粥,與記憶中的味道完全重合。
一直到現在,南瓜粥依然是我經常會做的美食。
我喜愛甜食,我會放不止一勺的白糖。我喜愛南瓜,我只會抓很小的一把的米粒。
它被我當成三餐,無論是早餐、中餐、晚餐,都是我時刻鐘愛的一餐。
5.
也許一個人成年后,在內心深處最喜歡的東西,來源于小時候長輩的那份用心。
我現在還愛著南瓜粥、愛著麻花、愛著油渣、愛著南瓜粑粑、愛著蒿子粑粑、愛著冬瓜塊、愛著五仁與豆沙、愛著旺旺雪餅,這些都是在我童年里出現過的美食,雖然有的甚至只是過節吃一次,卻一直藏于我心。
長大后我可以每天不換重樣的吃,可以購買更多的美食,可以根據視頻制作出更多的零嘴小吃,可是這些陪我渡過整個童年、青春期的接地氣的食物,是我這一生都最難舍棄的味道。
每每想起,熱淚盈眶。
我回憶不能重來的童年,可我會一直制作屬于童年的回憶,除了南瓜粥,還有更多的那些美食。
在物質匱乏的時期,它很好的滿足了一個小孩子對于吃的向往。
一碗南瓜粥,是一個長輩表達了對后代最樸素的愛。
它盛滿了愛,所以偉大。